“今晚召开隔离人员线上会议,8点钟,请所有人准时参加。”3月18日16时,方实意在微信群里发出这条会议信息。当天20时,一个特殊的“临时‘家庭’会议”在句容市碧桂园凤凰城酒店如期而至——

由于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无症状感染者的次密接人群,句容市第三中学高一的58名学生、11位老师和5位学校职工,从3月17日凌晨起陆续入住宾馆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学们在同样进入隔离期的老师组织下,组建了一个名为“你我他——线上温馨之家”的微信群。这场特殊的“家庭会议”,便是让“家庭分工”更明晰,孩子们的生活得到更周全地关照,让牵挂他们的人放心。

方实意是句容三中总务处副主任,是这个“家庭”的“临时家长”,同时还是请示上级后成立的“线上临时党支部”书记。进入隔离期的40多个小时里,他和另外3位党员同事希望更好体现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用行动给这个“线上之家”赋予了另外两个重要的使命——线上心理咨询室、线上学业问答班。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桂芝,是句容三中的专职心理教师,也是这个“家庭”的“心灵抚慰师”。即便身为老师也要克服隔离期的自身困难,但一想到还有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她觉得“孩子更重要”。

“刚开始陆续接到学校短信通知进入酒店时,别说孩子们,我们也多少有些慌。但作为心理老师,我觉得快速让大家平静下来是当务之急。”抱着这样的想法,胡桂芝一方面依托自己掌握的信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予以解答,一方面往群里推送一些视频,其中有如何舒活筋骨的,也有如何减压放松的。

很快,心灵抚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学们观看视频后,纷纷向老师表达谢意。

“特殊时期,特别环境,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和你们在一起。通过内容的推送,可以在面上对整个群体的心理作出一些疏导,如果同学有个性化需求,也可以点对点地帮他们解决。”胡桂芝说,“我希望孩子们明白,这段特殊的人生体验中,大家更可以用彼此的体谅和支撑一同克服眼前的困难,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疫情散去后的学习生活。”

匆匆作出回应后,胡桂芝抱歉地说:“我得去准备一些其他的文稿、音频和视频了,我得做个提纲,方便后续给大家更多有效建议。”

虽说处于隔离期的师生一共是74人,但这个临时“家庭”的实际成员是78人。句容三中校长蒋龙贵在“安家”之初就加入了进来。在群里公布自己手机号码的他,告诉师生,特别是孩子们:“疫情无情,人有情。工作、学习、生活中有重要的事,可以向我反映,我来协调。”

微信截屏 受访者提供

“同学们现在状态比较平稳,大家有些学业上的问题,也已经通过添加老师为好友的方式进行了讨教。但蒋校长还是不停叮嘱我,一定要尽力做好隔离期间的保障工作。”方实意说,“这不仅是50多位花季少男少女,更是50多个家庭的日夜牵挂,也是全校师生乃至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想让这个‘家’更温馨的原因。”

谈到社会的关注,方实意说了几个细节:进入隔离期后,同学们的一日三餐很丰富,营养也很均衡,“早餐有豆浆、手抓饼,两天了,还不同”;医务人员非常辛劳,动态监测体温,还不时询问同学们的身体状况;包括三中师生在内的同一酒店隔离人员很团结,“谁在大群里说体温计坏了,有人会说我有两个,匀你一个”,“谁说自己带的什么东西坏了,有专业知识、同样处于隔离期的人会一步步教他如何修复”……

“所以我才越发觉得,隔离期里同样有家的温暖,无论是我们这个‘小家’,还是同样处于隔离期的‘大家’,以及同心抗疫的‘全社会之家’。”语调,是方实意乐观心态的具体展现。(记者崔骏谢道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