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宝传感”)闯关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3亿元。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兰宝传感是一家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和智能化应用设备的供应商,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离散传感器以及智能环保设备。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2.72亿元、2.66亿元、3.53亿元;同期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5.99万元、3538.39万元、5739.23万元。

发行人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发行人2020年度、2021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573.74万元、35,284.92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8.39万元、5,739.23万元,考虑发行人可比公司的估值情况,预计发行人发行后公开发行后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发行人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二章2.1.2中规定的第(一)条规定的“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的上市标准。

本次拟募资用于智能传感器项目、智能环保项目、研销中心升级扩建项目、运营储备资金。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许永童、许用疆、甘海苗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许永童持有公司30.12%的股份,许用疆持有公司12.51%的股份,甘海苗持有公司9.84%的股份,三人合计持有本次发行前股份总数的52.47%。许永童、许用疆两人系兄弟关系,甘海苗系许永童、许用疆之妹夫。2019年1月,许永童、许用疆、甘海苗三人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确认在作为兰宝传感股东期间,各方行使股东权利时均保持一致意见,系一致行动人。

兰宝传感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风险:

(一)智能传感器的技术迭代风险

工业离散传感器本身具有多品种、少批量、高要求、广应用的特点,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传感器有不同的要求。智能传感器作为传感器最新一代技术产品,是传感技术、IC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的融合,技术突破难度更大、研发耗时更长,其技术难点在于需要形成丰富的技术算法、积累大量的工业测控模拟实验数据和经验,实现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智能传感器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和投资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地投入,其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回报期久,但其推动的产业链及其产品效益可观、市场巨大、影响深远。

公司长期以来在传感器业务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但由于智能传感器行业具有技术壁垒较高、产业细分环节多而分散等特点,如果公司未能在技术难点上完成突破或研发投入难以支撑,公司将面临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对当期及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的风险

工业离散传感器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并高度适配客户应用场景,新开发产品在全面打开市场前,需历经选型设计、样机检验、小批量试用等多个阶段,有较长的推广周期。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特点,智能传感器的市场机遇主要来自产业链下游新兴应用的强劲拉动。当前全球智能传感技术创新势头迅猛,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新工艺、新应用的产品不断涌现。

先进环保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带动了节能环保产业逐渐向“智慧环保”深化发展,其结构也从资本密集型、人员密集型逐渐向技术服务型优化;同时,面对工业废气VOCs治理中更高难度的治理场景需求,企业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

因此,如果公司研发形成的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满足客户需求,则公司将面临技术成果转化不充分、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风险。

(三)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的风险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国内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冠疫情导致的人员流动限制、交通管制、物流管制等对公司2020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应对,国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新冠疫情虽有反复,但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度的生产经营已逐步恢复正常。2022年一季度以来,新冠疫情新一轮传播在国内部分地区再次爆发。公司所处的上海市成为本轮新冠疫情重点影响地区,上海市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疫情管控措施逐步趋紧。

根据相关防疫政策安排,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地所在的上海市奉贤区自2022年3月28日开始实施封控;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产品交付、项目实施等方面均受到了明显限制,部分员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居家办公;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022年4月24日,公司被列入奉贤区“白名单”重点企业,开始在生产加工、物资采购和物流通行等方面逐步有所恢复。2022年6月1日起,上海市开始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新冠疫情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未来期间新冠疫情仍未能得到快速有效防控,公司可能面临生产经营持续受限的风险。

(四)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的回收风险

1、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9,966.29万元、10,736.94万元、11,579.59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04%、29.13%、30.15%,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较大且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未来若公司催收不力、下游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等,则可能对应收账款回收造成不利影响。

2、应收账款的诉讼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环保设备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17,300.96万元、14,832.84万元和17,357.53万元,是公司收入的重要构成。智能环保设备业务部分项目完工后,存在客户未按合同约定节点支付货款的情况。针对该类客户,公司采用诉讼的方式追缴货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智能环保设备业务在诉讼中的客户涉及的应收账款金额为599.67万元。

上述诉讼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诉讼后应收账款仍无法收回,则上述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