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的跑酷圈里,阿仑有点小名气。
身板小小,下一秒就徒手爬墙;一不留神,就来个后空翻。给极限运动拍摄炫酷视频,也是阿仑的长项。在阿仑制作发布的短视频里,他以飞檐走壁的形象出现:令人惊叹的弹跳和攀爬能力,使得城市在他的手里如同大型玩具。
阿仑的快手账号拥有近430万粉丝。300多条视频作品,他总共收获3000多万点赞。外人看来有些危险甚至奇怪的动作,在阿仑心里却是自由的象征:自如地控制肢体,玩出属于自己的“范”。
寻找自己的定位,不断精进跑酷技巧,这已成为他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小镇青年在广州接触跑酷
阿仑本名吴生伦,今年24岁。阿仑是他给自己取的网名,和本名谐音。10月18日出现在圭塘河旁时,他穿一身宽松的黑色,脖子上戴着银色粗项链。个子不高,黑色渔夫帽帽檐遮住眼睛,一副街头打扮。
在阿仑策划拍摄的短视频里,他以活泼好动、幽默有梗的形象出镜。初次见面,他似乎和视频里的跑酷达人有些反差:年轻的脸上带些腼腆,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
2014年,阿仑在广州的一所职校上学,读电子商务专业。和他聊得来的一位朋友喜欢跑酷,在朋友的影响下,阿仑也开始了解这项运动:加入当地跑酷爱好者的QQ群,和朋友一起锻炼。“一开始我们会练那种很基本的动作,比如俯卧撑、倒立、仰卧起坐、拉单杠。”阿仑回忆,“在寝室里,我们把桌子拼在一起,助跑几步后撑起来跳过去。就玩这些。”他一边说,一边模拟手撑的动作。
与家乡怀化溆浦相比,广州的生活节奏更快。提到那段日子,阿仑说的最多的词是“迷茫”。因为“不知道要学什么”,所以填报了电子商务专业;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将年轻的精力发泄在了跑酷上。
阿仑开始和朋友们去到户外,寻找一些适合跑酷的低难度场地:缓坡、墙壁、楼梯……姿态和落点的不确定带来的刺激感推动着他。他又从室外转战室内,在有柔软海绵垫的体操房练习空翻等危险系数较高的动作。
辞去蹦床教练工作,专门经营账号
2015年年底毕业后,因为对“不安定”的向往蠢蠢欲动,阿仑尝试了好几份工作。
兜兜转转几年,他和在蹦床公园认识的朋友重聚,开始在全国各地做跑酷演出。陕西、珠海、云南……阿仑去了很多地方。在此期间,他拍摄、发布跑酷类短视频,在2018年5月6日,发布了第一则作品。
“相比刚入门时单纯地‘玩’,慢慢地会有一些心态的变化。”阿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他认为比起速度型的选手,自己更倾向于精进技术。“一开始会模仿大神的动作,后来就需要创造一些属于我的技巧,玩出不一样的东西。”
阿仑有崇拜的跑酷大师。这位大师曾“闭关修炼”两年,出山后横扫各大奖项。阿仑喜欢大师的那股“闷”劲:默默努力,等自己变得足够强,再出现在大家面前。
而伴随着寻找个人风格的压力,阿仑有时也担心自己的前途。是否得学一项专门的技能?是否还是得找一份全职的工作,让家人放心?
2020年下半年,阿仑发布的视频内容点赞破万已是常事,评论区还有不少眼熟的网友“催更”:他拥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阿仑辞去蹦床教练的工作,开始专门经营账号。得到家人的支持,他对自己未知前途的“不安全感”也在慢慢减弱。
在围观者的注视下,要自由和“范”
“我觉得跑酷是比较疯狂的。大家聚在一起,放下所有的压力,去突破极限,玩自己想玩的一些技巧。”阿仑拨弄自己的手指,“我在这个氛围中去突破。”
作为一种依靠自身体能,快速、有效地驾驭环境的运动艺术,阿仑被其中蕴含的自由态度所吸引。他曾看过一部记录英国跑酷爱好者的短片:“人山人海,他们就在那玩一些自己的技巧。感觉特别自由,玩出了自己的那种范,很爽。”
有时外出训练,阿仑和朋友们会遇见一些好奇的围观者。恶意的指责倒是没碰上过,顶多有些大爷大妈背着手、面无表情驻足。阿仑还记得自己有次在月亮岛拍摄,正要做一个空翻动作,忽然瞥见周围有群大叔围观。
“他们拿出手机拍摄,我心里也有点小压力。后来完成动作后,大叔给我们鼓掌,还说‘小伙子厉害,不错’!”这不是陌生的场面。围观者的善意,常常让阿仑很受鼓舞,哪怕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跑酷”这个词。
在阿仑看来,外行可能更多地将跑酷理解为“耍帅”“耍酷”,甚至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他不太认同这样的看法。“我们希望做的是,探索自己身体的极限。或者简单点,就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阿仑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构思视频创意,再安排时间拍摄;空余时间和朋友约着玩玩跑酷,还能常外出拍摄。“这肯定是2020年的我特别羡慕的。当时每天要固定时间上班,没那么自由。”
几天前,阿仑刚从川西返回长沙。此行是为了帮朋友拍摄一些素材,他也很幸运地看到了传闻中的“日照金山”。阿仑认为,对于想要放松的旅行者来说,川西或许并不那么“舒适”。高原反应、山路崎岖,这些可能都更适合户外运动玩家。10月9日,他发布了一条朋友圈,配文“目的地待定”。照片里,阿仑还是一身宽松打扮;他正在公路上玩滑板,身后的雪山隐匿在云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