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7日,欧洲央行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2.00%、2.25%和1.50%。加息之余还调整了两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表明缩表已提前。近4个月来欧洲央行已连续加息50个、75个和75个基点,且欧央行行长表态还会继续加息,直至通胀回到2%的水平。事实上,欧洲通胀成因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尽管连续加息但欧元区通胀并未见顶。大幅加息及缩表,可能带来经济衰退、欧债危机等风险。

欧洲通胀高企成因复杂

欧元区通胀非一日之寒。2021年12月末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迅速攀升至5%,今年更是加速上行,2022年9月份增速更是高达9.9%,而8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已高达43.3%。从国别来看,只有瑞士等少数欧洲国家通胀水平尚处于个位数水平,超过26个欧洲国家CPI增速超过10%,多数欧洲国家通胀高位运行。有的国家通胀早已脱轨,土耳其9月份CPI增幅超过83%,创24年来新高。


(资料图片)

欧洲高通胀原因复杂,根深蒂固。欧央行此前实施的负利率及欧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货币超发是欧洲高通胀的货币因素;欧洲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是物价走高的重要支撑因素;而欧央行加息比美联储滞后4个月,美元升值引发欧元贬值带来输入型通胀是此轮欧洲通胀的重要原因。

地缘政治带来的供给冲击。从地缘来看,欧盟刚通过对俄罗斯的第8轮制裁,要求欧盟购买的俄罗斯海运油必须在限价以内,延长对购买俄钢铁等进口的限制。本来对俄罗斯能源高度依赖的欧盟,因为要制裁俄罗斯,各种能源去俄罗斯化、限制俄罗斯的材料进口,导致能源价格上升和供应链断裂,不少车企开始撤离欧洲,制裁俄罗斯成了制裁欧盟自己。俄罗斯对欧盟实施反制裁,要求欧盟买俄罗斯天然气要以卢布支付,进一步推升了欧洲购买油气的成本。尽管欧洲多国四处找油,但舍近求远成本高不说,能源短缺始终是悬在欧洲经济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地缘冲突不停,能源持续短缺,欧洲通胀难题无解。

输入性通胀令欧洲通胀难解。欧洲央行会议纪要显示,输入性通胀和供给冲击构成欧洲通胀主因。自2021年初以来,欧元一直在贬值,部分原因是货币政策预期和贸易条件恶化。欧央行多年维持负利率主因是人口老龄化、经济低迷等结构性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拖累欧洲经济,疫情稍微好转,乌克兰危机再起,为促增长欧央行始终维持负利率。而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致使美元回流,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欧央行加息比美联储起步晚、幅度小,欧元贬值至20年以来新低,跌破平价。欧洲多国汇率走贬,英国央行尽管连续加息50个基点,仍跟不上美国激进加息步伐,英镑日前也创出40年来新低。而货币贬值进一步引发输入性通胀,成为欧洲通胀一大难题。

激进加息缩表抑制经济复苏

面对高通胀和美联储加息,欧央行主动、被动加息,但欧洲需要警惕大幅加息引发的经济衰退、债务危机,甚至金融危机。

与上次加息并发布TPI工具不同,此次欧央行在加息75个基点的同时,也在货币政策工具上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措施,一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0.5%提高到了1.5%。二是将长期定向再融资工具(TLTRO)利率上调50个基点。TLTRO是欧央行向银行提供的为期三年的定向再融资工具。此前其利率可低于政策利率50个基点,此次调整后,其利率与政策利率拉平,该操作将提高银行的再融资成本。欧央行同时允许银行从11月份开始提前偿还TLTRO,而一旦银行归还则意味着欧央行开启被动缩表,此前市场预期欧央行明年才会开始缩表。

当大幅加息遇上缩表,可能引发负面冲击。首先,将直接快速推升利率水平,欧元区19国的国债利率水平水涨船高,而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在内的各国国债域内外持有超过30%至40%。欧债危机风险再次笼罩欧洲。而美国持有欧债比例高达20%之多,加息可能引发债务风险溢出。

欧央行激进加息虽未必能有效控制通胀,却肯定会抑制欧洲经济复苏。从八年负利率到三次激进加息没有缓冲期,这令原本脆弱的欧洲经济不堪重负。而经济下行叠加债务高企,一旦爆发债务危机,将产生严重负面溢出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不断下调欧洲经济增速预期也显示出对此的担忧。在就业不稳、收入下滑、通胀高企、电价上涨情况下,欧洲社会稳定正受到冲击,在欧央行大幅加息和缩表的同时,欧洲所面临的通胀压力短期难以消除,而经济衰退风险、债务风险、能源危机、社会风险等却在逐渐增加。

既有高通胀侵蚀,又有激进加息抑制。不确定性带来信心下降更危险,从而让消费下降产生预防性储蓄。欧央行会议纪要表示欧元区二季度PMI跌破50,服务业放缓,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三四季度大幅放缓。10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6.6,德国综合PMI和制造业PMI分别降至44.1和45.7,均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欧洲经济前景黯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