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红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条纹色彩的毛布。古代将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其中原色白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涤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

漂白生丝只要用强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在古代则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复浸煮。元代著作中记载了漂白宣麻的“半浸半晒漂白法”,即将用石灰煮过的宣麻缕摊开在平铺水面的苇帘上,“半浸半晒”多日,直到麻缕极白为止。这是利用日光的紫外线在水面由于界面反应产生的臭氧对纤维中的杂质和色素进行氧化,从而起到漂白作用。在此前后,还发明了硫黄熏蒸漂白的方法。


(资料图片)

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又用硃砂(硫化汞),但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青色,也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碇蓝染成的,能制碇蓝的草有好些种,古代最初是用马蓝。春秋战国时已能用蓝草制碇染青色。所以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公元六世纪,北魏的贾思佳在《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术了中国古代用蓝草制碇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造蓝碇的工艺操作记载。

黄色染料早期主要用凿子。凿子果实中含有“藏在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

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了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诗经》里提到的织物颜色,就有“绿衣黄里”,“青青子晕内衿”、“载玄载黄”等。

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湖南长沙马王堆、新疆民丰等汉墓出土的五光十色丝织品,虽然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但色彩依旧鲜艷,当时染色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织后染,如绢、罗纱、文绮等;一是先染纱线再织,如锦。

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延年益寿大汞子孙”、“万事如意”、“阳”字锦等,所用的丝线颜色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油绿、绛紫、浅橙、浅驼等。充分反映了当时染色、配色技术的高超。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古代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的丰富。唐代丝织物共有二十四种颜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