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川等地近日下发禁止销售槟榔的通知,浙江一些地方甚至将长期禁售槟榔。为何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零食成了“禁品”呢?主要原因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没有列入槟榔,这意味着槟榔不能再作为食品来管理和销售。此前已有研究指出,槟榔有致癌风险,有“10个口腔癌,9个嚼槟榔”之说。那么,槟榔对人体健康究竟有哪些损害?还能不能入药?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1
致癌效力与砒霜为同一等级
人类食用槟榔的历史有1800年了,涉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等诸多国家和地区,食用方式一般是直接咀嚼或与蒌叶同食。另据《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记载,全球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有咀嚼槟榔习惯。
然而对于食用槟榔的争议早已有之。明确这种饮食习惯与癌症有关的最早结论,出自1992年英国《柳叶刀》刊登的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169名口腔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77%的患者经常用涂抹了石灰粉的蒌叶卷着槟榔食用,且口腔内咀嚼的部位就是癌症的原发部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咀嚼部位的pH值升高到10左右,并促使了活性氧物质产生,后者能够促使石灰粉诱导癌细胞增殖。后来,有大量研究佐证了口腔癌与咀嚼槟榔有关。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在致癌效力上,槟榔与烟草、酒精、黄曲霉素、砒霜为同一等级。我国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 年)》中也提到,我国于2017年公布致癌物清单时,已将槟榔列入一级致癌物。
槟榔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硝胺类物质有关。研究人员从嚼槟榔的人唾液中检测出3种亚硝胺类物质,这可能是槟榔中的亚硝酸盐与口腔中的微生物和酶相互作用产生的。
二是与槟榔中的多种生物碱和活性成分有关。这些活性成分不只是让人兴奋愉悦,还有促使癌变的作用,如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它们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有直接的致癌性。槟榔生物碱能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干扰细胞外基质大分子(胶原、弹性蛋白等)的沉淀和降解过程;槟榔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剂,也会产生某些基因毒性。
2
吸烟者食用危害更大
虽然槟榔已被证明有致癌性,但并非是吃一口就会得癌症,脱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槟榔摄入安全与否,与使用方式和剂量有关。
槟榔质硬,人在咀嚼槟榔时,槟榔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黏膜局部外伤和黏膜损伤,特别是用蒌叶和石灰包裹后的槟榔对口腔的磨损更厉害。所以,若是经常咀嚼槟榔,便会使口腔黏膜长期处于受损状态,导致伤口迁延不愈,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强和细胞增殖。当咀嚼槟榔者口腔黏膜细胞脱落频率明显增加时,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另外,在咀嚼槟榔的人群中,吸烟者占了很大比例。一些槟榔本就添加了烟草成分,既吃槟榔又抽烟使得槟榔中的生物碱和烟草同时作用于口腔,唾液中的毒性物质浓度显著升高,更容易破坏细胞DNA的合成和修复,共同诱发癌症。
这个结论有数据支撑。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既嚼槟榔又抽烟极易造成口腔癌的发生。全球消费槟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南亚和东南亚一带,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有全民嚼食槟榔的风俗,民众吸烟也比较普遍。这两个诱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口腔癌发病率最高,患癌人数也最多,约占到全球口腔癌患病人数的58%。
除了可诱发口腔癌之外,还有研究指出,咀嚼槟榔的时间越长,患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越高。总之,槟榔与癌症的关系存在剂量相关性。长期咀嚼槟榔,以及吃槟榔吃得较多的人,罹患相关癌症的几率必然更高。
3
具有生殖毒性可影响胎儿发育
槟榔还有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隐患,那就是生殖毒性。
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槟榔碱对小鼠早期精子细胞有诱导精子头部形状异常和计划外DNA合成的能力。他们分别用20mg/kg、40mg/kg和80mg/kg剂量水平的槟榔碱处理小鼠,结果发现,头部异常的精子数量与槟榔碱的剂量增加有密切关系,这表明槟榔碱对小鼠生殖细胞有损伤毒性。
除此之外,槟榔果提取物可使雄性小鼠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活动率明显降低、畸形率增高。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我国槟榔中的3种主要生物碱(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进行了鉴定,并且对我国槟榔主产区的12种槟榔样品进行评定,发现不同地区槟榔中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籽粒中的含量高于果壳,干燥槟榔中的含量高于新鲜槟榔。
随后,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3种生物碱对志愿者提供的样本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槟榔碱对精子活力的降低作用明显,且具有强烈的剂量依赖性。其中,影响精子活性的主要是槟榔碱,并且浓度越大,降低作用越强。个中缘由尚未厘清,但有一些研究认为,这可能是槟榔碱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的。
此外,槟榔所具有的生殖毒性还体现在对胚胎和胎儿的孕育和生长上,表现为槟榔碱能够减少胚胎着床数量,导致流产,并对胎儿后续生长产生毒副作用。孕妇食用干果制槟榔与小儿脑性瘫痪也具有相关性,容易出现胎儿早产等情况。
4
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槟榔
虽然槟榔致癌、有生殖毒性等已被现有研究证实,但同时它也是一种药物。《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载了槟榔、焦槟榔等药材或饮片,并指出槟榔经过炮制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能,可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因此,槟榔在“药品圈”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只是药用需遵循医嘱,不要擅自购买使用,以免不对症,反伤身。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人没吃过槟榔,纯粹是想尝鲜,那大可不必。前文已列举了它可致癌、有生殖毒性等种种危害,尤其是不能跟吸烟这种行为共存,否则危害更大。如果是已经对咀嚼槟榔成瘾的人,则应将它视同于毒品,尽快戒除。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土耳其、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把槟榔划归为毒品,予以禁止。
临床数据显示,口腔癌患者一半以上会因癌症复发而死亡,5年生存率仅50%,即使手术成功的患者也会因面部永久性创伤和严重的口腔功能障碍而痛苦不堪。所以,“像远离毒品和烟草一样远离槟榔”,这个倡议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