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张女士说,前几天她坐动车从河南回杭州,在车上遇到隔壁的小孩不停吵闹,列车员调解无果,她和对方家长发生了口角,这个过程中,张女士说,自己当场晕倒了。

01

女子动车上昏迷 因隔壁小孩太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见到张女士的时候,她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药物,整个人状态很差。说起前几天在动车上的经历,她的情绪依然不太稳定。

张女士说,事发时间是7月29号,她从老家河南周口坐动车回杭州,她在高铁上直接晕过去了,回来之后没有力气去医院,吃了一些药,准备等稍微好一点再去医院看下。

而事情的缘由,是当时张女士在车厢里碰到了一对孩子。“在我同排的右边,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一个大概10岁,另外一个1-2岁,坐在婴儿车上,其中一个孩子不断尖叫,前排还有个小孩,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认识,在座位上和后排这个小孩玩耍吵闹,当时已经感觉到明显的心慌,心跳加速了。”

张女士自己有抑郁症,因为长期吃药,有了后遗症,心脏供血不足。这次回老家,就是专门回老家配中药的。当乘务员查票的时候,张女士就和乘务员反应了,说自己有心脏相关的疾病,行李箱里都是药,希望让小孩的声音小一点。

乘务员很负责,第一时间跟孩子家长沟通,并且着手申请帮她换一个座位。张女士在等待调座位的时间里,旁边还是有此起彼伏的吵闹声,所以她一边带着耳机一边深呼吸。“我有几次都闭上眼睛了,但还是用处不大。”

几分钟后,乘务长赶了过来,进一步了解情况。但就在沟通的过程中,张女士变得更加难受了,而吵闹声却没有一刻停止。张女士当时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看到母亲难受的样子,孩子忍不住了。"在我很难受的时候,我孩子在边上说了一句‘你们别吵了,你们别吵了,再吵打死你’。就这样一句话,旁边一直没管教孩子的家长一听就直接过来用手指着,很大声的说‘我打死你!’,后面我不知道她说什么了。我已经晕过去了。

事发后,乘务长赶紧广播呼救,乘客里刚好有医生,第一时间对张女士进行了救治,列车也立刻跟最近的车站联系,要求对方通知当地医院做好急救措施。等张女士醒来的时候,她已经在阜阳西高铁站的站台上了,旁边还有她的孩子和行李。

张女士最终拒绝了120医生的救治,买了最近班次的动车,回到了杭州。“当时第一反应是自己身上没多少钱,而且药都带在身边,第一反应就是回杭州。”

如今,回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张女士首先希望通过我们小强热线联系上当时帮助她的乘务长,向对方表达一下感谢;另外一方面,张女士觉得,对方孩子的家长要向她道歉。“正常的聊天说话是没问题的,但你是不停地尖叫,此起彼伏,你作为家长就当看不见,我是理解不了的。列车员给你提醒过后,我觉得一个母亲,要尽到自己的义务,应该要提醒下她的孩子适当约束下。”

02

从孩子吵闹 变成了大人争吵

当时张女士乘坐的是D3349次列车,她现在要求与她起冲突的家长道歉。那么当时列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张女士的说法,她身体出状况后,是乘务长及时通过广播找到了乘客中的医生进行救治的。几经辗转,记者联系上了这位乘务长,首先替张女士表达了感谢。那么当时列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也想听听乘务长的说法。

“工作人员查票的时候,她(张女士)说旁边旅客比较吵,说她心脏不太舒服,第一时间和那位旅客说了一下,告知了旁边旅客心脏不太好,希望她劝阻一下她的孩子。因为马上到站点了,我们工作人员马上回到了岗位。”D3349次列车乘务长回忆。

乘务长表示,张女士所在的车厢内,确实有两个孩子,得知消息后,她立马去了现场。可正在乘务长了解事情的过程中,事态升级了。“对面孩子叫了一声,张女士带的孩子就说了一句,反正后面就是双方吵架了。”

本来是孩子之间的吵闹,最终发展成大人之间的争吵。列车作为人流量大、空间又相对狭窄的公共场所,类似问题其实并不少见。对于此类事件,列车上的乘务员一般都会进行劝导。

其实,不只是孩子,在列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高声喧哗,或者手机大音量播放的情况也很多见。对于此类行为,小强帮忙团的特约律师,浙江兴长律师事务所律师钦日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对于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针对自己在高铁上的遭遇,张女士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乘务长表示,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单位,会配合法院取证。

来源: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