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接连遭遇沙尘暴、强降水、寒潮等极端天气,为应对这些情况,近日北京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1月11日,市应急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若干措施》进行解读。在“防范在先”观念的指引之下,预警等级成为重要指标,强化灾前预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构建“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行应急管理体系……一系列措施为北京极端天气应对防范提供了新思路。

“极端天气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超越常态的小概率气象现象,通常具有突发性强、不确定性大、叠加破坏强、损失影响大等特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成为威胁社会生活生产正常秩序的重要风险。”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单青生介绍。

从历史气象数据统计来看,北京正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极端天气风险,局地性、突发性特征明显。近十年来,北京全市范围共出现极端降雨天气6次,区级范围的极端降雨天气165次;极端高温天气1次,极端低温天气2次,沙尘暴天气3次;门头沟区出现过1次极端降雪天气,怀柔区、延庆区出现过2次极端降雪天气,密云区出现过3次极端降雪天气。

作为超大型城市,北京人口资源集中、城市运行复杂,应对防范极端天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市气象局依据历史气象数据,会同市应急局多次研究,在《若干措施》中梳理出11类极端天气风险为本市需要注意防范的对象,按照预防在先的原则,依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设定了北京极端天气的判定标准。市应急局相关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也是北京首次出台此类工作文件。

“防范在先”已成为北京应对极端天气的一项突出转变。《若干措施》中也提出了包括编制气候适应性规划、开展极端天气灾害情景构建等在内的一系列前瞻性预防措施。

北京市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李超表示,作为极端天气防范的重要力量,市气象局将强化极端强降水、冷暖、沙尘等监测评估,成因分析和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提高科学识别和预报能力。

具体而言,将做好极端天气长、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建立提早预报预警机制,对局地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原则上提前1-3小时预报预警;对其他极端天气提前6-12小时预报预警,并力争提前至24小时,精准落区预报提前1小时以上发布。

在防范各类极端天气的过程中,极端降雨成为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极端降雨已成为北京发生频次最高、破坏性最大的极端天气类型,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多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北京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完善防洪排涝工程、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提升天气预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此次《若干措施》中,也将城市防洪防涝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在强化洪涝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汛预案方案、补齐防洪排涝工程短板、做好山区险村防汛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和中心城区重点道路、城市副中心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65毫米不发生积水,中心城区其他道路及新城重点道路达到小时降雨54毫米不发生积水的目标。

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马法平介绍,今后北京将加强积水内涝的精准预报、精细预警能力。根据极端降雨预报,精准预判、警示易出现积水内涝的区域、部位,推动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图编制并向公众发布。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感知积水情况和排水体系运行情况,第一时间采取调度、抢险应对措施,在易积水内涝点预置应急抢险力量,落实交通疏导、应急排水准备工作,遇有积水内涝险情能及时启动。

在极端降雨之外,针对大风、冰雹、雷电、极端高温、极端降雪、寒潮、极端低温、大雾、沙尘暴、龙卷风等10类发生频次相对较低、影响程度相对较轻的极端天气,《若干措施》也提出了与现行预案方案相衔接的新措施,包括完善现有的防汛、雪天保障、沙尘暴应对等应急预案和各类基层预案,同时新制定大风、雷电、冰雹等应急预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