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蒋 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周五,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外中心安全总监马强固定的视频巡检时间,打开摄像头、接通麦克风,直接连线海外现场,沟通安全要点、了解责任落实……海外安全情况逐渐清晰。

“虽然无法时时深入海外施工现场,但通过网络视频,第一时间掌握海外施工情况。”马强说。

公司海外共有31支钻修井队,分散在墨西哥、科威特等5个国家、10余个油区市场,横跨两大洲。公司探索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融合国内海外两套安全体系,形成国内与海外安全联动,现场与后方有效沟通,让安全管理直达海外一线。

国内海外安全体系相融

每天,墨西哥项目外籍安全官马里奥都会收集整理当地安全法律法规,项目部安全副经理肖永军也会将国内安全规定翻译成当地语言,分门别类进行安全规则对比分析,这已经成为两人的必修课。

“做好海外安全工作要充分发挥国内国外不同安全体系作用,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肖永军说。

为积极融入当地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海外现场安全标识均采取双语书写,现场安全分析、工作许可等重要文件翻译成当地语言,大力选聘培养外籍安全官。目前已选聘15名外籍安全官。

他们充分考虑外籍员工的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按照YSE(允许)和NO(禁止)归纳提炼,形成工作清单,采取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同时,注重吸收国外安全管理经验,公司借鉴沙特阿美、壳牌等公司事故案例分享模式,组织编制《石油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国际篇)》;参考国外案例重建模式,把事故案例搬到现场,加强员工对事故案例的直观认识。公司组织全员安全行为观察和正向激励,累计纠正不安全行为、消除风险隐患130余项。

中国师傅洋徒弟

第一天到土库曼项目上班,阿萨德怀就有了“中国师傅”平台经理牟向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牟向辉不仅要向他传授工作技能,同时也要对他的安全直接负责。

随着土库曼、孟加拉等钻井项目的启动,新招聘入职的人员中外籍员工占总数一半以上。为尽快补齐短板,公司在海外项目中大力开展中外员工“师带徒”,帮助外籍员工适应新角色、提升安全能力。

“中国师傅”不仅要为“洋徒弟”示范讲解各项标准动作,徒弟们的安全表现也成为了师傅考核指标。各海外项目组织开展师徒间的安全践诺、隐患查找、指标对抗赛等活动。

目前,通过指定师傅、签订师徒协议等方式,累计完成拜师结对200余对,新入职外籍员工实现100%全覆盖。

通过探索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公司海外市场保持了长周期安全生产,其中沙特项目SP103队连续17年安全生产无LTI(损失工时)受到甲方嘉奖,科威特项目SP918队在该国市场修井机安全业绩考核中位列第一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