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张四维)昨日,记者从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在对长岛进行生态调查中,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生态学会发现栗耳短脚鹎繁殖种群。
栗耳短脚鹎Hypsipetes amaurotis,属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因耳覆羽及颈侧羽栗色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我国东北,以及浙江、上海、台湾等地,多见于低山丘陵阔叶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带,以及公园、果园等。过去一般认为栗耳短脚鹎的繁殖地在日本北部和中、俄、朝交界地区,在我国东北和环渤海沿岸,是冬候鸟或旅鸟。
本次长岛观察到的栗耳短脚鹎种群有成鸟和幼鸟,幼鸟口黄尚未完全褪尽,显白色,应该是当年出窝的幼鸟,成鸟尾羽则有磨损。
省生态学会刘大胜研究员表示,栗耳短脚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记为无危种类(Least Concern),表明该物种受威胁程度较低,未达到极危、濒危、易危或者近危标准,全球范围来看种群较为丰富。
省生态学会刘子波研究员同时认为,通过对比检索科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山东鸟类志》《山东鸟类分布名录》两部权威著作发现,栗耳短脚鹎在两部著作中均未见记载,两部著作记载的短脚鹎属鸟类只有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一种。因此,可以至少确定栗耳短脚鹎在山东境内为非常见鸟类,其繁殖种群为首次发现。
省生态学会工程师粱凤磊和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于基广在谈到栗耳短脚鹎繁殖种群的发现时难掩激动地说,当时正要撤出调查,调查样线终点坐标已准备记录,觉得天色尚早,就又观察了一会儿,没想到和栗耳短脚鹎成鸟、幼鸟不期而遇。
这次在山东长岛调查发现栗耳短脚鹎繁殖种群,对山东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际保护工作有较大意义,表明该物种繁殖区已从日本北部和中、俄、朝交界地区延伸至山东半岛附近,提升和丰富了对非常见鸟类在山东境内分布、繁殖的认识。同时也表明,山东长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居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为栗耳短脚鹎繁殖种群提供了良好和安全的栖息生境。山东省生态学会和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在制定进一步的调查计划,以期更多的了解栗耳短脚鹎在山东半岛的分布、迁移和繁殖规律,从而有助于对这种鸟类实施更精准的保护。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