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8月30日,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暨夏季清凉凉山游系列活动将在四川凉山州举行。火把节共有7天假期,8月10日至8月16日放假调休。

图源|图虫:生活多美好


(相关资料图)

也想跟着一起放假,往大凉山走,火把节之外,去高原感受俄亚纳西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绝大多数的纳西人,都生活在云南丽江境内,我们所熟知的丽江古城,便是许多纳西人世代居住之地。

但除丽江外,也有部分纳西人分布于四川盐源、盐边、木里以及西藏芒康等地,俄亚纳西古寨便是其中之一。

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结合的历史长河中,纳西姑娘对老式纳西服饰的喜爱从未消逝。

老式的纳西服装,总是能让人在一瞬间勾起每个丽江人脑海深处最亲密的记忆,特别是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相片里,那穿着纳西服饰的身影、那慈祥的面容写满了故事。

初见俄亚

俄亚大村处于云川两省丽江、中甸、宁蒗、稻城、木里5县的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真正是鸡鸣两省五县。

俄亚大村村落的海拔范围为1883.49米至1994米。村落以北为高山悬崖,地形陡峭;村落南部和东部坡度较低,为20%以下;东南和西北部坡度较陡,坡度大于20%。村落主要坡向为南坡和东坡,以向阳坡为主,整体的日照条件较好。

俄亚大村民居世世代代居住在以石料垒墙,白土盖顶的平顶碉楼。大村内每间房屋依山而建,由南向北沿等高线分组团呈阶梯状向山脚的龙达河延展,几十家上百户彼此相连。

房屋结构大都为三层,最底层为堆放杂物和圈养家畜,二楼三楼为起居之所,真正实现“他家的楼顶,是自己家的院子”。大村内的房屋相互契合,从远眺望,形似蜂巢——这就是“蜂窝式建筑群”。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纳西文化的核心,是纳西族的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其主要内容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造纸等。是人们一千多年来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教文化的汇总和浓缩。

丽江东巴文化中,纳西族用来祈愿的心愿铃铛。

图源|图虫:青梅陈皮

而神秘东巴文化在云南的传承,相对于丽江来说,俄亚似乎显得有些寂寂无名,而过于神秘,但俄亚古寨却是纳西文化最原始的一块“古代社会活化石”,保留着最古老的东巴文化!

俄亚传统服饰

纳西服饰文化被称为“披星戴月”。

一块黑羊皮的披肩,两肩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一件前短后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红或深蓝色毛织氆氇坎肩,下着阔腿长裤,系深色多褶围裙,这是纳西族服饰最具特色之处,“披星戴月”便是由此而来。

俄亚人手工制作生活用品。

“披”——披肩

表面镶饰着各式的扁平圆盘,每个小圆盘中心垂下两条细带作为系带;用两条白色细带交于胸前作为固定以及装饰美化。

关于羊皮披肩的来历,传统的说法是:羊皮披肩之上两枚较大的圆盘分别代表日、月,而七枚稍小的圆盘代表星辰,意味着纳西族妇女“肩负日月,背负繁星”的辛勤劳作,以颂扬纳西族妇女起早摸黑辛勤劳动的美德。

图源|图虫:Stone-2018

穿着的方法,披用时寒则羊毛朝中羊皮光面朝外,热则反之。

对于羊皮上镶嵌的“七星”的来历,纳西族有各种美丽的传说。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有七个妖魔化做七颗毒日,在天上肆意发威,地上的河流干涸,庄稼枯萎,民不聊生。

此外,还有“肩挑日闷,背负七星”的说法,意为体现纳西族妇女勤于劳作、朴实淳善的象征性,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事实上,把日月星辰镶嵌在服饰上,主要表现的是纳西族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

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结合的历史长河中,纳西姑娘对老式纳西服饰的喜爱从未消逝,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亲情延续的纽带。

平静的生活

在生活习性上,早茶是俄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是俄亚人唯一的维生素来源,俄亚人每天出门之前都会早起煮一壶茶喝了再出门。

用完早茶后,俄亚人不紧不慢地赶着骡马出村劳作。日落时分,人们陆陆续续回家。最后一束阳光将过往的人和骡马的身影,投影在百年历史的石墙上。俄亚古道俄亚人热情好客,走进俄亚纳西人家,主人会热情的倒满一碗自酿的黄酒,喝酒前要先在火塘倒三下敬祖先、火神,之后才可以喝。

开始主人会连倒满三次,如果酒量好的话三次全部喝干主人最开心了,如果酒量不好的话就喝大口,主人倒满再喝一口就行了,下酒菜自然少不了当地特色的腊肉和猪膘肉。

连绵的高山峡谷,造就了俄亚大村四百多年的神奇与宁静,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俄亚人不再与世隔绝,传统习俗和民族特色或许正在渐渐消亡。

幸好我们现在还有机会,站在俄亚大村东侧的田地向柏香山望去,俯瞰山腹间的俄亚大村和山脚下奔腾不息的龙达河,被治愈,被震撼···

图、文|Alexander Lee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