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子贡一生游走于各诸侯国,与国君分庭抗礼,所交朋友肯定不在少数,他跟孔子门下三千门徒的同门之谊自不必说,单从经商过程中生意场上的朋友就不在少数。然而,能够与子贡志同道合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朋友只有一人,这个人的名字天下皆知,但他跟子贡莫逆之交的深情厚谊,知道的却寥寥无几,他就是被后世民间奉为财神的陶朱公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他的老家就是现在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范蠡出身贫寒却志向远大,他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但是楚国有一条不合情理而又霸道的规定,就是不是国中贵族不得当官,这就等于断了出身低下的范蠡施展抱负的机会。于是,年轻气盛的范蠡拉上好友文种到越国寻找发展机会,后来,两人得到了越王勾践的信任,成了勾践的左膀右臂,范蠡更是被勾践拜为相国辅佐朝政。范蠡在越国期间,有幸遇到了到越国游历山水的宋国著名谋士和经济学家计然,便拜计然为师,学会了经营算计和治国方略,计然还秘授范蠡理财、治国、擅谋、识人等七个计策。他日后助越王勾践富国强兵、破吴雪耻只用了计然传授他的五个计策就大功告成了。按理说,范蠡在越王勾践几近亡国的时候,对勾践不离不弃,还陪他到吴国做吴王夫差的马夫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屈辱,后来又跟文种一起帮着卧薪尝胆的勾践复国灭吴,他可是天大的功劳,勾践的恩人和贵人,为什么最终却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到齐国去做买卖了呢?这就应了“无毒不帝王”那句话了。范蠡跟着计然学本领的时候,曾经盛情邀请老师跟自己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当时计然就提醒他,勾践是个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狠角色,当时范蠡为了施展胸中抱负才没有离开勾践,他在后来跟勾践朝夕相处中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老师计然对勾践的评价和判断是正确的。正是这个原因,范蠡在帮助勾践强国灭吴后,没有留在越国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选择悄无声息地逃离越国远赴齐国,隐姓埋名做起了商人。范蠡到齐国后就暗中派人给好友文种送了封密信,提醒文种离开勾践,可是文种没听他的话,最终被勾践扣个了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从范蠡的为人处世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对朋友重情义的智者,正是因为他高尚的人品,才使得他与子贡结识后成为彼此信任一生相惜的莫逆之交。那么,子贡是什么时候认识范蠡的,两人之间又有怎样的交往,才会产生那么深厚的友谊了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