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跑步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并且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和场地,只要一双跑鞋就能很容易地进行训练,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随时参加。跑步不仅能有效地改善人的心肺机能,还能增加人的耐力、协调能力,还能舒缓压力、改善情绪。不管是在公园,高速公路,海滩,还是在山区,你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跑。
不管你是一个老手,还是一个初学奔跑的人,你都能从这个项目中获益良多。尽管跑步看起来很容易,但是为了让你的身体健康,你必须注意下面的五个要点。
(资料图)
1、别每天都在跑
尽管跑步能够给你的身体带来良好的运动效益,但如果你的运动太多,就会造成你的身体疲惫,甚至伤害你自己。如果你认为坚持跑就意味着你必须每天都跑,这将使你的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得疲惫不堪,从而提高你的受伤几率。在跑步训练中,休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休息好了,身体才能完全恢复,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所以,我们推荐你一周跑三到四次,这样可以让你的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以免对你的肌肉和关节造成过大的损伤。这些运动项目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能降低损伤的危险。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还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2、不与他人竞争
你只能跟你自己比,因为你的体质不同,你不需要跟其他人比速度,比耐力。在公园或者运动场上,总会有人跑得更快,圈更多,这时候,我就会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计划好的距离跑,保持冷静,就算被绕圈了也不奇怪。每一个人的体能和竞技水平都不一样,一味地追求速度和短跑,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在跑步过程中过分的追求速度和距离,那么你就会出现身体疲劳,肌肉和关节的磨损。
另外,每一个人的跑步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人是来运动的,有的人是来完成比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也有自己的训练方式,所以不能一味地跟别人比跑得快、跑得远。在跑步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体质及运动能力,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及距离,逐步提高,防止过度锻炼,以免造成损伤。
3、不能在高心率状态下长期跑步
长期在高心跳的情况下,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脏变得肥厚、增大,从而引发心脏病。长期的高心跳会引起肌肉疲劳,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得病的发生。肌肉、关节等部位更易受到损伤。
所以,在进行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运动强度,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一旦感觉到不舒服,就应立即减慢速度或停下来。另外,对于有心血管病或者其它健康问题的人,也要格外留意自己的体质,并且在跑步之前,要向自己的医师或者专业的教练请教。
4、不能突然提高跑步的速度
跑步的速度骤然提高,会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造成过度的疲劳。这是由于跑步的速度太快,会对肌肉和关节造成更大的负荷,而且人体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如果你的跑步速度太快,你的身体就会承受不住,很容易对你的肌肉和关节造成伤害。另外,过度的劳累也会对身体的康复和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比如一些跑步者,他们在一周内完成了40km,那么他们将会在本周增加到60km。所以,在跑步过程中,要逐步地加大跑的距离,使身体慢慢地适应这样的负荷。此外,还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一旦感觉到不舒服或者是疼痛,就要立即停下来,以免进一步增加身体的负担。
5、千万别忽视生理上的异常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发生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那么这个人就会向另一个人发送一个信息,那就是他有一些问题或者受伤了。如果忽略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就会造成长期的伤害,影响身体的健康。比如,当你在跑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疼痛,呼吸困难,头晕眼花,这很有可能是你的身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有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受伤,就不应该离开火线,哪怕是轻微的疼痛,他们也会继续奔跑,认为这是一种“坚韧”、“有毅力”和“自律”的体现。但是,实际上,带着伤病或者是带着伤病去跑步,会给人体带来更大的负荷和压力,从而导致损伤或者疾病的加剧,这对人体的康复和健康都是不利的。
另外,受伤、生病等因素,也会对运动员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运动员出现负面的情绪、紧张的情绪,从而增加运动员的身体负荷。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与反应,一旦出现不舒服或者不正常的情况,就要立即停下来,同时要做好自身的检查。如果需要的话,你应当向一位专家或者是一位跑步教练请教,这样才能使你的身体得到迅速的恢复。
结语:如果我们能坚持科学的跑步锻炼,并养成好的跑步习惯,那么我们就能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另外,跑步也可以给人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享受,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睡眠质量等等。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分享跑步带给我们的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