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锂电行业“下游给上游打工”的利润分配格局也在改变。

去年四季度,碳酸锂价格涨至60万元/吨高位时,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其占电芯总成本的比例已过半。


(相关资料图)

但今年一季度,市场需求表现疲弱,锂盐、中间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游电池企业成本压力随之一轻,盈利能力相应得到修复。

截至4月27日,Wind锂电池板块共有52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披露家数过半,以这部分样本公司作为观察对象,其报表数据也符合上述变化趋势。

比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两家公司的一季报就具备共同点,即成本增速明显小于收入增速。

其中,宁德时代当期营收增幅为82.91%,收入净增加403.6亿元,营业成本增长68.4%,成本增加285亿元。

“讨论盈利能力,其实就是在讨论产业链的话语权,有话语权的一方盈利能力最好。”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高级研究员方李喆评价称,在这一轮(一季度)锂电行业的调整过程中,电池厂,尤其是头部电池厂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加,能够通过向上游施压提升盈利能力。而在中游材料环节,随着产能的逐渐投产,在供给增多的背景下,更是导致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转移。

2022年,终端需求成倍增长,锂电行业“蛋糕”不断变大,锂电企业可以享受增量部分的收益。

而在今年一季度,需求端环比减弱,增量不在,产业链内部对存量部分的竞争愈发激烈,这使得今年产业链内部利润重新分配的同时,企业间盈利出现了高度分化。

下游盈利修复

在上述52家样本公司中,欣旺达利润降幅最大,达到273.54%。

“主要是三费支出和资产减值有所增加。”对于一季度盈利的下滑,欣旺达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当期公司营收保持稳定,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出现50%左右的增长。

同时,受到“存货跌价损失增加”影响,其资产减值由上年同期的0.5亿元左右大幅增加至2.13亿元。不过,由于欣旺达利润基数较小,盈利能力容易受到上述支出项左右,业绩参考价值较为有限。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的利润规模更大、稳定性更好,也更具代表性一些。

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当期净利润为98.22亿元,同比增长557.97%,较上年同期净增加83.32亿元。

进一步比较具体数据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上游原材料大幅下降影响,宁德时代营业成本增幅显著小于营业收入增幅,二者净增加值差额高达118亿元,而这也有助于提升利润率。

方李喆也指出,电池厂与上游的定价以M-1为主,与下游汽车厂的定价逐渐从年签改到季度签,但在这个机制中仍与上游有时间差。所以,在上游原料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的情况下,原料成本下降速度快于产品价格下降速度,二者产生的“时间差”就会帮助电池企业利润率出现阶段性放大。

“在价格联动机制下,电池系统价格略有下降。”宁德时代方面指出,公司毛利率环比去年Q4不是很可比,因为行业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其毛利率相比2022年全年水平略有上升。

而在当期,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与收入保持同步增长的同时,宁德时代管理费用增幅也要明显小于收入增幅。

此外,其他收益、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也分别有10亿元左右的增长。“23Q1宁德时代投资和其他收益主要是参股公司Pilbara股权处置收益和政府补助资金。”海通国际指出。

宁德时代利润规模“硬核”,政府补助占比较小,相较之下,另外一家净利同比增长118.68%的电池企业亿纬锂能,其政府补助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亿纬锂能一季报数据显示,除了“成本增幅小于收入增幅”,帮助盈利能力提升外,当期获得的政府补助也放大了利润增幅。

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118.68%,其中非经常性损益5.28亿元,而其中最主要的增加项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该项金额高达5.83亿元。

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亿纬锂能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为40.66%。

上游盈利高度分化

与下游相比,上游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2年,终端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随之放大,整个锂电产业链可以赚取市场增量的盈利。今年一季度,需求阶段性走弱,带动最上游原材料和电池材料环节价格大幅下跌。

于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量下降和利润空间的压缩。

其中,电芯成本占比最高的锂盐行业,便从2022年全体盈利、利润“逐季度增长”的趋势,演变成了今年一季报高度分化的局面,即便少数公司因原料自给率提升、新产能释放等利好可以实现同比增长,但是增幅已大不如前。

截至4月27日,Wind锂矿板块共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中矿资源、永兴材料、藏格矿业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中矿资源当期41%的利润增幅居首,永兴材料、藏格矿业增幅不足15%。而受到2022年高基数的影响,部分企业降幅也十分可观,西藏矿业降86.82%、江特电机降92.39%。

对于江特电机,21世纪经济报道本周曾报道指出,利润下滑伴随着公司收入端的下降,当期受到锂价下跌、需求减弱、阶段性减产等多重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出现了同比48.32%的下降,公司一季度面临着“量、价双杀”。

该公司人士也曾反馈,3月底、4月初江西锂云母企业集体减产期间,便主动将产能利用率降至20%左右。

盐湖提锂企业蓝科锂业、藏格矿业,一季度也面临着库存高企的问题,前者3月末碳酸锂库存逼近万吨,后者一季度生产的碳酸锂基本上就没怎么销售,而是将2022年末的500万吨左右锂盐库存出清,当期锂盐销量同比锐减75%。

以上一季报披露出的部分数据,也对此前业内反馈的需求低迷、库存高企等现象提供了验证。

而在锂盐等原料价格下跌的同时,也带动了中游材料价格的回落,同时相关公司由于身处产业链中游,经营面临双重夹击。

以三元材料NCM523为例,2022年末价格为328元/千克,一季度末时已经跌至190.5元/千克,今年一季度市场均价也要明显低于2022年同期。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同时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减少……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竞争压力,产品毛利下降。”长远锂科指出。

该公司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2.99%,净利润仅为92.9万元,同比下降99.69%。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正极材料销量为6.6万吨。而根据中金公司预估,今年一季度其销量仅为0.6-0.7万吨,为此该机构还十分罕见地下调了长远锂科的盈利预测。

长远锂科并非个例。产品涉及三元前驱体及钴盐的道氏技术,覆盖NCM523、NCM622、NCM811等多个产品的天力锂能,一季度净利润也分别下降121.7%和99.1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