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注国际新闻的人都会注意到前段时间,韩国媒体发布的一篇《强强对抗只会两败俱伤》的文章。这篇文章大致意思就是韩国让我们小心一点,要是把他逼急了,那就要拉着我们来个两败俱伤。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笑了,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与邻为善,对周边的国家都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反而是韩国自2010年后开始屡次对我们进行挑衅,我们次次都是正当的回应反击罢了。
尤其是在新总统尹锡悦以后,韩国更是处处跟我们作对,前脚我们让他们要注意边界问题,他们后脚就去抱美国大腿,签了个《华盛顿宣言》。我们在前面对日本排放核废水谴责反对的时候,韩国却在一旁睁眼说瞎话,支持日本进行污水排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以说在尹锡悦上台后,韩国就好像成了彻底的疯狗,只要跟我们有关的事情他们就要上来咬一口。
这实在让人好奇,尹锡悦上台后的韩国政府,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对我们胡攀乱咬,是什么在背后支撑着他们?
很多人会说韩国之所以敢这么做,究其原因就是有个美国在背后支撑着他们。这句话大体上没错,美国给了韩国军事上的底气,让他们在我们面前不至于腿软。
但如果只是美国在背后支持,是无法让韩国表现出这副模样的,归根结底还是中韩两国之间关系的一个转变。
二战后结束后的很长一个时间段里,我国都是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民生还未能完全恢复,各种高精尖产业更是无从谈起。
而韩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了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也因此成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最大的贸易对象之一。
在90年代以来,韩国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身边人使用的手机可能是三星的,家里的电视是三星的,甚至街道上跑的汽车都可能是现代或者起亚的。
但自从进入2010年以后,你会发现身边的韩国产品好像越来越少了,不管是手机还是家里头的电视,又或者街道上的汽车,韩系的占比是越来越少了,反而是国产的品牌渐渐多了起来。
而且不仅仅是国内,在整个国际贸易上,我国产品的出口比例也是越来越大,一方面这代表着我国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科研制造方面的进步提升。
但这一切在韩国看来就不是那么舒服了,说来也是,毕竟以前的他们可以说躺着就能在我国把钱赚了,现在在我国赚不到多少钱不说,甚至国际市场上都要被我国分走一杯羹。
大家都知道韩国有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半导体,汽车跟造船产业。这三个产业可以说是韩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和财富来源,也是韩国在国际上的标志性品牌。
但在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韩国的三大产业也在我国产品的冲击下开始摇摇欲坠了起来。
首先在半导体领域,就拿一个显示屏幕来说,曾经在这个方面,韩国的绝对的霸主,但在2020年后,霸主易位,以京东方为首的我国品牌,登上了这一方面的世界第一。
至于半导体的其他领域,我国更是成了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跟生产基地,并且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芯片设计跟制造能力,一旦有所突破,就意味着我国在整个半导体领域有了自己的地盘。
汽车领域就更不用多说了,我国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跟生产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域更是占了前列,就连韩国今年上半年进口的商用车中,都有三分之一属于中国制造。
至于剩下的造船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日韩瓜分了这个市场,韩国更是一度坐稳了第一的位置。但近些年这个位置也坐不稳了,时不时的就要被我们拉下来去当个第二名。
三大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冲击下市场份额都开始了缩水,再加上美国在后面给他撑腰下来的底气,也难怪韩国今年的态度越来越嚣张了,也开始处处针对我们。
但韩国从来没有想过,不是我们在夺取他的市场,而是韩国本身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我们不过是按部就班的走在崛起的路上,如果韩国觉得这就是针对的话,那么他们以后只会觉得更加难受,毕竟我们是不会停在脚步的。
而如果韩国觉得有美国撑腰就能无所畏惧的话,我想他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能知道身为小国,却在两个大国的对抗中当先锋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