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8日,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正式开通运营后,不仅为多彩贵州又添一条交通大动脉,高铁乘务人员带着地方特色的精细服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高铁乘务人员优质服务的背后,却与贵州民族大学教师及时的“传经送宝”密不可分。

据悉,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主要停靠站点均为贵州省黔南地区苗族、侗族、水族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如何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旅客服务,高铁乘务人员熟悉基本服务用语及日常生活用语,以及掌握途经地民俗风情,成了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据介绍,贵阳客运段为解决这一难题,专门邀请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对乘务工作人员进行水语、布依语和苗语的基本服务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以及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的培训,以便掌握途经地民俗风情,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旅客服务。

培训现场,韦述启老师介绍了水族概况和水族特色节日文化等相关内容,并对贵阳客运段乘务人员进行水语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包含翻译列车基本服务用语及车站相关配置情况等。莫廷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简要介绍布依族历史文化和布依语的基本特征,详细讲解如何恰当使用布依语来表达列车服务用语及途经站名,教学内容包括语法、词汇及发音等。

贵州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的不仅提升了贵南高铁客运服务质量,也有利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讯员 谢明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朝义

编辑 潘国虎

二审 任伟

三审 李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