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4月30日一早,镇江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城中运维班郜亚洲的机器人“同事”——轨道式巡检操作机器人,就在黄山变电站“上岗”了。它“眼、耳、口、鼻、手、足”通力配合作业——通过磁钢感应片识别开关室各设备间隔,机械臂及升降部件灵活扳动连杆,旋转操作切换开关,揿按钮、摇动把手、投退压板,一连串倒闸操作,一气呵成。

“万达1H25、铁路1H36开关柜开关手车因绝缘性下降出现放电声,经机器人巡检发现并操作处理,高铁站及周边商业综合体供用电平稳。”同一时间,郜亚洲在运维班实时监测,得到了黄山变电站开关柜红外测温数据,并准确做出了信息反馈。

黄山变电站地处镇江交通核心圈,承担高铁站、万达广场及众多居民小区供电,保证“五一”期间电力不间断供应是首要职责。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操作次数的增多,往往出现运维人员奔波于多个变电站停送电、开断地刀等操作。对此,镇江供电公司运用轨道式巡检操作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操作。

镇江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主任孙文凯介绍,轨道式巡检操作机器人集巡检和操作于一身,可利用动态图像捕捉,采集和监测开关柜设备运行数据,实现运维人员在班组监视机器人操作。“变电站高压开关室的开关柜连接着供电端和客户端。以往,人工巡视开关柜需手持红外测温仪和局放检测仪,由于开关柜内断路器和开关手车采用插头连接,如果发生接头松动、触头老化等,容易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发生触头升温过高甚至烧毁等事故。同时受绝缘性下降和空气潮湿等因素影响,设备容易出现放电现象,需要确保开关柜温度维持在50摄氏度以内,巡视步骤繁琐、时间偏长。黄山变共15个开关柜,巡视一圈需一小时,现在采用机器人巡视只需30分钟。”

不仅在变电站内,机器人“同事”还涉及户外不停电作业。当天中午,镇江供电公司采用“双臂全自主带电作业机器人”,对10千伏邓巷187线上的江苏国恒高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业扩工程——用户分界开关高压引线带电搭接作业。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抓取支线、剥除主导线绝缘层、搭接高压开关,仅40分钟就完成带电操作。

“它是我们的新成员,具备环境感知、目标定位、自主路径规划、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可自主定位导线、规划作业路径、双臂协同实现多种复杂作业动作,最终高效完成作业任务。” 镇江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班长陈俊说,传统人工带电作业时,工人需穿戴层层防护服,通过斗臂车升至高空作业,费时且费力,机器人“同事”代替了体力消耗大、技能需求高、危险性大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机器人‘同事’上岗,事半功倍!”(朱婕 王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