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六盘水市2023年下半年促消费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重点聚焦活动促销、大宗消费、生活消费、夜间经济、时尚消费等领域,着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恢复和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措施》明确,狠抓活动促销。强化市县联动、政企联动、政银联动、银企联动,配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消费券1200万元,不断放大水城古镇、川心小区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的集聚效应。重点开展好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第八届凉都车展、名优商品暨消夏消费季、中秋国庆和“双11”促销季等活动。狠抓大宗消费。持续深化“政银企”三方合作,加大汽车、家电、房产等领域的促销力度;组织汽车经销企业开展新车促销、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活动,完善新能源汽车服务链,拉动汽车消费;组织家电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暑期学生季等消费促进活动,加强对新技术产品的推广,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鼓励消费者更换、新购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提升家居消费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组织房开企业推出促销折扣返券、团购折扣等商品房优惠活动。

《措施》提出,狠抓夜间经济。发放夜间经济政府消费券200万元,统筹30万元资金补助重点夜间消费区域市场主体。完成中国凉都·六盘水等您一“名”惊人夜间经济品牌社会征集活动,开展“夜凉都·潮生活”活动,持续开展“灯展+美食+儿童游乐”活动;协调金融机构支持重点商圈打造,提升夜间消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步行街。狠抓时尚消费。增加戏剧、音乐等大型活动供给,将传统展会活动与啤酒节、音乐节等融合,突出体验互动。开展低免惠民文艺演出24场,举办好第十八届桥牌邀请赛、北盘江大桥低空跳伞赛、“翱翔贵州”牂牁江国际滑翔伞公开赛等10余项活动,打造区域消费热点;对黄土坡体育馆和凉都体育中心实行延时闭馆或错时低免开放;鼓励市内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市内交叉研学活动。

《措施》指出,狠抓示范引领。挖掘市场潜力,推进“羊肉粉”“烙锅”“羊汤锅”等特色美食预制菜发展,评选凉都美食老字号50家,组织全市老字号、名优特产品等在各类展会活动、体育赛事等平台宣传推广10场以上;强化特色旅游商品设计,将水城农民画、蜡画等非遗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狠抓入新稳存。推动商务、文旅、税务等部门资源共享,联动县乡力量,对筛选出拟培育入库的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走访服务、精准指导,健全完善“零申报”台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措施》要求,狠抓环境优化。落实上级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供给侧税收财政补贴机制。放开夜间、闲时外摆管制,在非主干路段划定消费聚集区域临停路段或临停时段。持续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加大对消费市场监督力度,及时公布损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实行“黄牌警告”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督促消费场所全面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全市消费场所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旅游提升。持续落实全省“两免两减半”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出行服务商,提升旅游景区(点)可达性,增强旅游体验。狠抓消费宣传。统筹户外大屏、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投放消费宣传内容;完成涵盖全市精品旅游、经典美食、体育运动、购物等内容的旅游地图绘制,打造文创伴手礼、网红打卡点;制定10条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开展“我是凉都推介官”活动,邀请参与六盘水三线建设人员、游客、美食达人、旅游达人到六盘水参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晗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