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 海外宏观:惠誉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财政健康状况引担忧(1)美国财政部公布季度再融资计划,将下周的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提高至1030亿美元。该规模高于前一季度5月份时暂定的960亿美元,比本周稍早媒体披露的1020亿美元也略高,再融资的主要形式是出售3年、10年和30年期国债,并且将从三季度开始增加长期发债规模。美国财政部将7月至9月当季借款净额预估上调至1万亿美元,远高于5月初预估的7330亿美元。美国国债规模的不断增长也是促使惠誉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一个关键原因,惠誉预计美国财政状况将在未来三年恶化。

(2)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债务评级(IDR)从“AAA”下调至“AA+”,展望从负面转为稳定,引发市场对于美国财政健康度担忧。理由是美国的财政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恶化,国家债务负担较高,而且会不断增长。惠誉预测,面对联邦层面的收入疲软、新增开支和更高的利息负担,美国2023年赤字率会从2022年的3.7%跃升至6.3%,2024年将达到6.6%,2025年将进一步升至6.9%。并且两党长期不断的激烈争斗,削弱了所有人对美国财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2. 大类资产表现: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冲击全球权益类资产,欧美股指明显下跌;美财政部发债计划引发市场流动性担忧,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上行;短期美元需求增长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扰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分化。

(1)股市方面,全球评级巨头惠誉突然宣布,将美国长期外币债务评级从AAA下调至AA+,对欧美市场有一定负面冲击。截至8月4日,MSCI世界领先以及MSCI世界指数周度跌幅分别为2.37%和2.36%,MSCI发达国家指数下跌1.45%,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跌2.44%股市方面。国内股指近期传来多重政策利好消息,国内股指小幅收涨。

(2)债市方面,下调评级后长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行,5年期美债与30年期美债一度结束倒挂。后因非农就业冷却,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美国财政部扩大债券融资量,美元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欧洲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降低市场购买意愿,主要经济体国债利率多数上行;国内继续保持流动性宽松,国债、国开债收益率窄幅波动。汇率方面,避险需求推动美元指数大幅回升,其他货币兑美元小幅贬值。

(3)大宗商品方面涨跌进一步分化。国际能源、农产品价格受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影响普涨;黄金价格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下跌。国内原油、炼化等需求强劲,推动原油板块领涨,黑色和有色板块受到季节性影响相对偏弱。

3. 下周关注重点:

国内关注7月金融和通胀数据;海外关注美国通胀数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