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算力概念持续拉升,相关板块如算力租赁、CPO、云计算等也表现活跃。个股上,截至发稿,龙头股鸿博股份6天3板,亚康股份20CM涨停,中装建设、英飞拓涨停,首都在线、神州数码等跟涨。
(相关资料图)
我国算力规模居全球第二
今日算力板块表现活跃,主要是由于周六举行的两场算力大会达成了一系列重磅成果,给市场信心带来提振。据悉,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第二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上,累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6个、协议金额1571亿元,签订投资项目合同45个、合同金额832亿元。
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了当前中国算力发展情况。他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1EFLOPS=每秒10^18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
此外,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强调,在197EFLOPS的算力规模中,通用算力规模占比达74%,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加60%,智能算力需求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当前,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根据《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IT支出每投入1美元,可以拉动15美元的数字经济产出,同时也可拉动29美元的GDP产出。换言之,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将增长3.6‰,GDP将增长1.7‰。
为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算力产业发展,金壮龙表示,未来要进一步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着力打造数据中心集群,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加强算力资源统筹,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增加算力网络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约利用水平。
AI催生算力需求爆发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目前,AI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引导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也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追逐热点。随着AI大模型和海量数据对算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合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成为算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据IDC预测,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在整体AI计算市场的占比将从4.2%增长到31.7%,成为驱动互联网、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当下与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此,华西证券表示,全球正处于AIGC的爆发期,如果说AIGC是科技企业开启第二轮业绩增长曲线的“流量入口”,那么算力即是科技厂商开启AI争夺战的“入场券”。
展望未来,该行认为,AI算力产品有望成为本轮科技浪潮下的先行指标,其中包括算力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产品。相关公司在本轮科技浪潮中业绩有望高度景气,目前相关公司业绩已经得到验证,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投资主线:第一,具备算力服务器的厂商;第二,具备算力芯片的厂商;第三,相关AI云厂商。
东方证券也指出,算力板块依然是当前景气度最高的方向,首先,英伟达H800芯片将于8月份正式批量供应中国,相关企业AI服务器有望放量。此外,目前各地智能算力中心建设中,国产芯片的将占据一席之地,建议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