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多媒体),什么是宽带网(多媒体)
(相关资料图)
网络从信息传输带宽或传输介质来分:基带网、宽带网。
基带网的传输介质用双绞线、扁平电缆或同轴电缆,数据传输率在10Mbps以下。以太网就是一种基带网,它采用基带传输技术。
宽带网采用受保护的同轴电缆,数据传输率可高达400Mbps。常见的宽带网有PC网等。
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视频信号的数字化,使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种形式单独存在的单媒体(Mono-media)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融合成多媒体(Multimedia)信号,1所示。视频信号的数字化不仅为多媒体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且促进了码率压缩技术的发展。
码率压缩技术使多媒体应用变为现实,即多媒体真正成为表示、重现、存储、传递和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信息的技术。多媒体只能解决信息的表示问题,只有网络才能解决信息的获取和共享问题。因此,只有将多媒体与网络结合 。 成一体,才能充分表示和利用信息。这个网络就是多媒体宽带网。因为随着用户要求通过网络提供多媒体信号服务,出现了多媒体网广播(Web-cast)电视形态,即不仅有一点对多点的单向广播信号,而且有点对点的双向窄播信号。显然,多媒体广播需要宽带网作为传输载体。为此,本文以多媒体网的要求、传统网络的局限及三网融合的进展为题,对多媒体宽带网进行了展望。
多媒体信息流中的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据量巨大,要求多媒体系统应具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如符合ITU-R601标准的PAL制电视信号.
其传输率为 25(f/s)Χ625(l/f)Χ720(d/l)Χ8(b/d)Χ3(c)=270Mbp 相当于270Mbps/64kbps = 4219路电话通道。在这样的传输率下,一条按2.5Gbps规划的干线只能传2.5Gbps/270Mbps = 9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在不完全压缩的条件下,要进行HDTV广播,需要数字视频带宽为8(b/f)Χ1920(p/l)Χ1080(l/f)Χ30(f/s)Χ1.5(t) = 746(Mbps);就是传送一路视频电话也需要8(b/f)X128(p/l)X112(l/f) X3030(f/s)X1.5 (t)= 5.2 Mbps数字带宽。
因此,数字化后的视频需要进一步压缩码率,才能在宽带网上传送。压缩有两种途径: 其一是利用人类眼睛的视觉特性进行压缩。人的眼睛含有对亮度敏感的柱状体细胞1.8亿个,含有对色彩敏感的锥状体细胞8百万个,由于柱状体细胞数量远大于锥状体细胞的数量,故眼睛对亮度的敏感程度要大于对色彩的敏感程度,据此可以将亮度和色彩分别编码,使图像的取样格式由4:4:4向4:2:2变化或向4:1:1(或4:2:0)变化,PAL制图像传输率相应地由270Mbps向180Mbps变化或向135Mbps变化,降低了色彩的数据量。
其二是利用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压缩。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消除空间冗余度;利用游程长度编码(RLC)、可变长度编码(VLC)降低熵;利用运动预测补偿消除运动图像相邻帧之间的重复信息,压缩了时间冗余度。如,HDTV的压缩视频数字带宽为15~ 25Mbps,是数字视频带宽746Mbps作50:1~30:1压缩之后的结果,例2所示的SDTV和HDTV视频压缩过程示意图;广播电视压缩数字视频带宽为2~15Mbps,是数字视频带宽124Mbps作62:1~8.2:1压缩之后的结果。根据目前对有线电视干线网以2.5Gbps作规划,并以省际超干线和省内干线的广播级图像节目频道不会超过20路的估计值为基点进行估算,设每路视频数字带宽为6Mbps,可以计算出干线网图像信号数据量为 20(Channel)Χ6(Mbps) = 120Mbps 可见,广播级图像数据业务量仅占系统总容量的120Mbps/2.5Gbps = 4.8%。以娱其余95%的容量将留给新开发的话音,如传统的话音或IP话音;新开发的数据,如提供专线租用业务和 Internet干线连接等数据业务;非广播式图像业务,如影视点播、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这表明,多媒体干线网不仅要有传输几十套广播式节目的能力,而且同时具有十几倍于传输广播式图像业务的传输话音、数据和非广播图像业务的能力,使传统的、乐节目为主的、一点对多点的广播电视网转变为点对点和一点对多点的综合信息服务宽带网。不仅如此,为了无损失地传播这些信息,要求采用具有实时处理能力的、多处理机协同工作的多计算机处理系统,各个计算机之间要用高速运行的宽带网络相连。而这种高速宽带网络必须适合于传送数字广播音频、数字影视视频、数字计算机数据及通信话音,这就要求将目前的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和电信网融合在一起。
2.传统网络的局限
融合是对三网而言的,如果原来不存在三网,融合也就失去了对象。正因为三网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融合也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准确地找到融合点,就要研究传统网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