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40余年,理论基础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肿瘤治疗有独到认识。戴院长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即正虚瘀结则成癌肿。正气内虚,瘀阻脉络,日久则形成积块。肿瘤患者无论是初次发病还是复发转移,大多均以局部肿块为主要表现,或结于脏腑,或结于肢体,或结于经络,导致气机不运,血液不行,津液不流,邪浊不去,脏腑不通,局部疼痛。如唐容川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论述肺积所成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形成而有块。”又《医林改错》曰:“肚腹结块者,必有形之血。”瘀血阻滞体内,则病变乖戾,一方面使得脏腑经络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另一方面瘀血与痰浊等有形之邪胶结,逐渐形成有形之肿块。总之,瘀血内阻,久成结块,成为肿瘤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在正虚、瘀结的基础上形成结块,结块即成,则呈倍数级日渐增大,不断产生各种毒素,人体正气难以抵御制约。一方面大量耗伤人体正气,使虚者更虚;一方面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诱生痰浊、瘀血、热毒、湿浊等多种病理因素,并耗气伤阴,发生各种复杂证候。结块、毒素阻滞,津液输布不畅,聚而为痰浊。痰浊与结毒胶结,可导致癌肿进一步增长增大。结毒盘踞,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停而为瘀。
另外,结毒耗伤正气,气虚更加致瘀。瘀血与结毒胶结,则肿块坚硬如石,凹凸不平,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气血不荣,不荣亦痛。结毒痰瘀胶结,郁而化热,故肿瘤患者常可见发热、疼痛、口干、痰黄、咯血、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热毒郁结证候。
结毒阻滞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谷津液,湿浊内生,故每见舌苔厚腻、饮食不香、口黏、大便溏烂诸症。阻滞下焦,则每易形成湿热下注,而表现出小便黄赤、尿频尿急、阴囊潮湿、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下肢溃烂等症。结毒盘踞,不断掠夺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导致五脏六腑失却气血津液濡润,机能低下或失调。而正气亏虚,又易致肿瘤生长迅速、扩散及转移,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