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重庆考生以659分一举摘得重庆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未来一片光明。然而,就在他与北京大学签订录取协议不久后,北大却撕毁了协议,却拒绝了他,这是为什么?

这名考生名叫何川洋,他的父亲是县招生办的主任,母亲则是当地的一个副部长,家庭条件优越。


(资料图)

在这样的环境下的何川洋,并没有变得蛮横跋扈,不思进取,仗着家世显摆一二,而是比同龄人更努力学习。何川洋的父母也十分关心他的学业,在何川洋三岁时就给他买来了四大名著。

后来何川洋参加中考,以总排名第四的好成绩,考入了重庆南开中学。在步入高中之后,何川洋就把北京大学当作目标,努力学习。于是,何川洋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十。

可是,以何川洋现在的成绩来讲,但若想考入北大,还是有些困难。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不管怎样,他都得“上战场”了。何川洋的父母将儿子送到了考场外,并为儿子打气。每每出考场,何川洋也都会以“发挥得不错”来回答。

不久后,高考成绩出来了,何川洋也不负众望,以659分当上了重庆文科状元。由于何川洋之前并没有考过第一,所以老师们对他的成绩非常惊喜,连连称赞何川洋超常发挥。

因为何川洋是文科状元,于是北大立刻联系了何川洋,与他签订了录取协议。之后,记者也找到了何川洋进行采访。

然而,这个“文科状元”的光辉却没有持续多久。

“何川洋的身份证是造假的!他不是土家族人!”有人在网上爆出了这句话,甚至越传越广。

后来民警介入了调查,发现何川洋的身份证确实造假。少数民族能在高考多加二十分,而何川洋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北大,托关系改了何川洋的民族。

一时间,这个受万人赞扬的少年状元,遭到了万人唾弃。

更改民族的涉事人员都受到了严重的处分,何川洋的父亲受到免职的严肃处理,母亲则被停职反省。

事情发生以后,北大的招生办表示,放弃录取这位考生。但还鼓励了何川洋:倘若以后及时改正,成为一名正直的人,那么北大的大门也随时为他打开,欢迎他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见到北大如此作为,各大名校也同样表示不会录取何川洋。

何川洋的父母为了让儿子上北大,就为他“骗”来了20分,可欺骗却始终是见不得光的。

这个事情对何川洋打击很大,他将自己锁在屋里,躲在角落里。

然而,摔入谷底的何川洋却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在失落后重新站起,选择了复读。

知耻而后勇敢,这些打击让何川洋化成了力量更努力学习。

后来,何川洋在第二年高考取得了674的高分,比去年的659分,多上了几十分。

那年的高考状元是688分,何川洋虽不是高考状元,但他这个分数却还是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何川洋的事情又登上了热榜,有记者想要采访他,他全都拒绝了。

何川洋还想去北大,可北大还会录取他吗?其实,分数刚公布时,何川洋就跟北大招生组签订了预录取协议。

何川洋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北大,有记者来采访他,何川洋却没有躲闪,说道:“我过得很好,谢谢大家。”

后来,何川洋考了研,在一家银行工作。

是非对错重在一念之间,何川洋的父母因为恶的一念,让儿子承受了社会舆论。而何川洋却也正式错误,选择复读。那高出的几十分,不仅是何川洋复读一年的努力,也是何川洋实力的证明。

而北大,因为“信”而拒录,而后不计前嫌,录取何川洋,可见名校的胸怀与格局。

本文北大退学生又考北大,落史栀:父亲阻拦复读后孩子考上北大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