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平安银行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86.10亿元,同比下降3.7%。6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5.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不良贷款率1.0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整体保持稳健经营的态势。
在8月24日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今年刚到任的平安银行党委书记冀光恒首次亮相并发表讲话。冀光恒表示,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平安银行“防守动作”会多做一些,风控方面会更加清楚,盈利模式也会有所调整,但平安银行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强的整体战略不会偏航。
立足四方面实现降本增效
(资料图)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86.10亿元,同比下降3.7%。
究其原因,平安银行在半年报中介绍,该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适度加大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同时受贷款重定价效应及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净息差较去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
非息收入方面,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59.76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与财富管理业务相关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依然实现了1.9%的正增长,达到163.74亿元。
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半年银行自身经营情况,冀光恒介绍,接下来,平安银行将从四方面出发,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一是提升合规风控竞争力。在他看来,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考验银行人管控风险的能力。回归本源,银行经营考验的就是经营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培育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强调收益的同时,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同样重要,下一步如何做好资产负债多元分散及组合管理,将是银行很重要的功课;三是加强成本控制。“营收中有多少最后能转化为净利润,这是很关键的,我们对规模的追求可能要稍微冷静一点。”冀光恒表示,未来银行发展不仅要讲规模拼价格,更要讲效率拼服务,通过合适的策略与风险溢价获得理想中的客户;四是核心业务要做强。冀光恒指出,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前几年已经实现了较大突破,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如何进一步做强零售,获得社会各方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
零售转型更趋精细化
一直以来,零售业务是平安银行的“拳头”业务,上半年表现也备受市场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其中,基础零售方面,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2.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9%;信用卡流通卡量6863.44万张,较上年末下降0.5%;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536.8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3%;个人房屋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余额8416.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
私行财富业务方面,2023年6月末,平安银行财富客户133.5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5%,其中私行达标客户8.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
冀光恒强调,当前平安银行坚持零售转型的目标不变,将从负债端驱动转向更强调资产端与负债端并重。首先,平安银行要把负债成本进一步降下来,将目标资产客户的风险度降下来。其次,要进一步提升银行网点的服务能效,从单纯开展零售业务提升至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最后,重视对长尾客户的覆盖。
在财富管理市场竞争加剧、增速变缓的当下,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认为,目前平安银行私行财富客户数量依然有增长空间,不过这需要银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以提升客户的认可度。目前,银行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团队需从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入手,通过提供专业化的财务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升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整体可控
资产质量关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报告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推动风险防范和化解。2023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1.51%,较上年末上升1.2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在房地产这一风险防控重点领域,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持续压降承担风险业务规模。根据半年报,2023年6月末,该行房地产相关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098.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7.53亿元;理财资金出资、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853.9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72亿元。报告期末,平安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为1.01%。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披露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6月末,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广义口径风险业务余额1599.56亿元(含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自营及理财资金投资等业务),较上年末增加46.32亿元。
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透露,平安银行已对相关债务进行了逐一排查,目前潜在风险规模非常小。自2018年开始,平安银行已开始对城投债按区域、按客户分层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了财力评价模型。目前,城投债风险呈点状暴露,并未形成系统性风险,未来风险也整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