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消息比较多。尤其是今天,很多数据都被放出来了。
(相关资料图)
有降息的,有社消的,有就业的,有房地产,有信托的,彭叔说一下彭叔这几天看到的一些情况,因为有些隐秘的,所以只能用老办法看了。
这篇文章彭叔和大家聊聊。
一、为什么降息,以及降息对房价有多大的影响。
二、今天统计局那么多数据,当下经济情况到底怎么样,通缩真的来了吗?
三、汇率突破7.3,后期会怎么走,和老美的关系等等。
四、下半年房地产会怎么走。
5、 一些个人经验心得。
全文共计10000多字,现在开始进入正文:
第一部分:为什么降息,以及降息对房价有多大的影响。
这次降息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就是为了降低国内债务负担,让那些背着债务的人,压力别那么大。这个背着债务的人,不光是我们,还有那些企业,政府等等的。我们都可以算是背着债务的人。
我们从个人角度来说,背着房贷,压力是很大,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贷款压力也很大。
甚至,彭叔这次偏向于,降息是为了救那些企业,至于个人,只是顺带的。因为如果说真的要给背着房贷的人降息的话,也不至于到现在,存量房房贷利率的事情,连个影子都没有,还在那研究政策。
现在外面企业是根本,如果说企业顶不住了,那么国内的个人,就完蛋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社会上那么多打工人,骂老板,但是他们里面,有多少人敢出来把老板给开除了,自己出来创业的。因为这些人,心里面也有数,尽管嘴巴不说,但是他们心里面知道,自己不是当老板的料,自己出来当老板,亏的裤衩都会没了。
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吐槽着老板,一边又继续打工。如果说,老板也顶不住了,没得老板了,那么这些人,怎么办?他们又没有挣钱的能力,只能替给别人打工,还背着那么多的债务,而社会上又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到时候他们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所以现在降息,主要还是为了降低这些企业的利率。
大家不要觉得,今年看着降息了,但实际上,根据彭叔观察,今年银行给那些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或者说个人的消费利率,没有之前疫情的时候低。也许是银行那边收回了折扣或者怎么的或者小企业以及个人征信不好,今年银行的短期利率,感觉还不如去年低。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上面就只有采取了降息的手段,来给大家减负。
其实降低房价,和降低房贷利率,同样都是可以,降低大家买房难度的。
就比如说,同样的200万房子,在房贷利率6%的时候买,首付30%,贷款30年,利息加贷款总额,是300万。利率降到4%,那么利息加贷款总额,是240万。大家对比一下,虽然房价没有下降,但实际上成本,是不是下来了?这样也是为什么,明明现在那么多人工资都没涨,但是你看楼市的成交量,还是有人买的。就因为实际上的购房难度,在下降,让一些之前买不起房的人的,变的能买房了。
大家对这种方式,不太敏感。彭叔觉得也有可能是大家长期生活在了一个很少有直接税的环境里面。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喝的,都是没有直接税的,税都是朝着厂家收的。不和我们个人收。
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商品的直接价格,比较敏感,而对于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很敏感。也就是这个商品假设卖2块钱,我们看的就只有这2块钱,而不会看2块钱是什么组成的。
所以当买房的成本,通过降息以后降下来了,但是大家却不是很敏感。这是一个道理。
大家如果把2021年的房价+房贷利率,和现在的房价+房贷利率,你会发现,现在买房的难度,比2021年真的下降了不少。
所以降息,还是能给楼市一些利好的。
并且对于那些已经背着房贷的人来说,降息也是有利好的。
大家也知道,想要让大家有钱消费,要么就是增加大家收入,大家有钱了以后,自己会去消费,要么,就是降低大家的负债,而这个降息,就是能让大家每个月偿还的债务,能少那么一丢丢。虽然这个一丢丢不起眼,但累积下来,也是不少了。
其实今年下半年降息,大家之前就应该知道,彭叔在过去的付费文章里面,也说过,下半年应该还会有一次降息。
就是因为今年的情况,的确不是很乐观,所以需要降息来给大家减压。
这波降息,对于房价来说,影响非常弱。
因为之前大家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降息,并且大家对于房地产的预期太高了。
用彭叔的感觉来说。
就是购房者对房价的预期,就是能搜一下子的,大涨,就是能有那种超级政策,类似于棚改一样,让房价来波大涨,不大涨就不买。但对于上面来说,当年棚改引发了那么多的副作用,边际效果已经成负的了,这次是不会出大招的。
那么双方预期,就老是谈不拢。
就类似于,一个年轻人指望父母帮他找工作,他希望能去上市公司当高管,而他父母给他找的是小公司的文员,虽然都能解决就业,但是他不满意,就不去上班,就在家里面啃老。
所以这次降息,对于房价来说,并不大,但是会,加速一些刚需购房者入场买房。
毕竟这次要是再降息一下,有的城市房贷利率就会降到3.5%了,几乎是和公积金一个利率了。肯定会有刚需行动的。
第2部分, 今天统计局那么多数据,当下经济情况到底怎么样。
现在外面的经济情况,没有网上反映的那么大。当下网络上的话语权,是两拨人掌握的。
一波是愤青,也是愤怒的年轻人,一波是新中产,也就是靠着这几年发展红利,快速从愤青成为中产的那些人。
这两拨是当下网络的主要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