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分析师的硬性能力模型画像。这一期,我们来看看软性层面,分析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资料图】
还是一个案例场景:
需求方-小明:公司CXO(火箭式晋升哈哈)
原始诉求:最近感觉公司经营情况不是很好,专题分析下情况吧
这是常见的场景,高层常常会下派“一句话分析任务”,让很多分析师头秃。让我们看看小远,作为优秀分析师的代表,是如何应对的。
第一个关键点是“确定目标”。这是分析的第一要务,不然很容易南辕北辙。因此可以反问明总,以明确分析的背景、目标及紧急情况:
◆ 您说得“不是很好”,是指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0%吗?
◆ 还有其他重点吗?
◆ 是董事会那边有什么诉求吗?
◆ 您期望的产出时间是?
第二个关键点是“明确观点”。业务场景是复杂的,很难用单一的“好”或“坏”去描述,而且分析师很需要系统、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业务问题,这样才可能清晰的呈现业务情况。比如某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就可能有不同视角的描述:
◆ 好的一面是,新增的淘系渠道营收持续上涨,已孵化出3个爆品,表现出巨大潜力;
◆ 不好的一面是,公司自有APP,作为销售额的主要贡献渠道,已连续N个月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在扩大,对公司基本盘影响很大,需重点关注
第三个关键点是“分析落地”。复杂的分析场景,常常涉及到多个部门、角色的协作,比如经营分析场景,就可能涉及到财务、运营、市场、数仓等多部门,这就需要分析师做明确分析目标、框架后,能快速与协调部门对齐与落地,以准时、高质量的完成分析产出。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大局思考”。分析师常常觉得没有价值感,很多都是不清楚、也没有仔细追问,在负责的分析项目,到底是在公司的哪一层级的目标、策略、专项、环节里发挥作用,而为了更好的产出价值,分析师应该如何短中期的规划,这就是所谓的“大局观”。分析师一定要谋定而后动,搞清楚分析项目的背景、定位与目标后,大致能判断项目的价值后,才容易评估所需投入的资源与未来的规划。
再把上述的四个关键点进行提炼,就是分析师的软性能力PSOO模型,即目标感(Purpose)、思辨性(Speculation)、组织力(Organization)与大局观(Overall)。当然一名优秀的分析师,一定还需要一些其他软性素质,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但这些更接近职场人的基础素质,而PSOO模型则是对分析师群体的更高要求。
到这里,围绕分析师的硬性能力与软性能力,我们分别输出了BADP模型与PSOO模型。为了让大家更好、更详细的感知能力模型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进阶所需的要求,我们总结了「画像全景」,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