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真是太方便了,没出村就把俺的高龄老人补贴认证办了,太感谢你们了!”8月13日,河南禹州市张得镇大槐树赵村村民赵会卿对该村便民服务站“帮办员”袁旭娅连声感谢。

原来,86岁的赵会卿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全靠老伴照顾,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出行非常不方便,村里帮办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办理了高龄老人认证。

据了解,大槐树赵村位于张得镇东部,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3508口人,之前村里虽然有便民服务点,但因场地、人员、设施等限制,村民办事多数到镇上或城区。为更好地方便村民办事,2016年,大槐树赵村投资60万元对便民服务场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为群众提供社保、医保等32项高频民生事项的政策咨询、业务办理。该村便民服务站实行帮办、代办、上门办服务,帮办员、代办员由熟悉业务的村“两委”、村组干部担任,为村里高龄老人、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保姆式”、零距离的贴心服务。

“现在办事确实方便多了,除了一些需要本人到场的事情以外,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在村里办成。今年以来,我们为群众办事325件,为群众提供80岁以上人员高龄补贴年审、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认证等500余人次,上门代办380人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根令介绍。

政务服务“无缝隙”,方便群众“零距离”。据了解,禹州市自全面推进市、乡、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以来,政务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把便民服务站建到村里,村民不出村即可办理新生儿医保参保登记、医保信息变更、社保资格认证、缴纳医疗、养老保险费用、办理林木采伐等多项业务,试点村(社区)还可以通过政务服务一体自助机在线办理、查询、打印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群众真正体会到了零距离服务,零障碍办事。

笔者从该市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获悉,近年来,该市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以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乡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基层人才队伍,推进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实行就近办、网上办、一窗办、自助办、帮代办的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

除此之外,该市还持续开展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工作,对便民服务场所布局、装修样式、入驻部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全市所有便民服务场所形象标识进行统一,同时依托“一网一门一次”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将政务服务“触角”向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延伸,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43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综合窗口”94个,全部配置了多功能政务服务一体机、电脑、打印机及智能证照输入仪,在全市统一铺设电子政务网。将适宜下放的部分部门政务事项受理权下放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初步实现了“乡镇(街道)、试点村(社区)前台综合受理、市级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受审分离”模式。同时,为提升基层窗口人员、代办员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该市还先后组织10余次线上线下业务提升培训会,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

据悉,该市于2021年完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起覆盖市、乡、村三级的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67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全覆盖。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民政服务、各类社保缴纳,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32项事项实现“家门口”办理,“政务大厅”让村民办事更便捷,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禹州市委宣传部 徐嘉 韩红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