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闭门读书”“啃书本”的度过假期方式相比,如今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走出去”,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以期让孩子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于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孩子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研学游”便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8月11日,走进位于红花岗区金鼎山镇的拓路士绳攀基地,来自海南参加研学夏令营活动的学生们,在教练舒龙进的指导下,穿戴上头盔、锁扣、肩带腿带等装备,体验着模拟崖壁下降、模拟黑暗洞穴下降、消防墙下降等绳攀项目。


【资料图】

“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等红色景点,领略了好山好水的美景,又来体验这个绳攀项目,实在是太有意义了。在研学基地老师的带领、鼓励和保护下,我们成功克服了恐高的心理障碍,挑战高空,惊险与刺激并存,激励我们发扬长征精神,挑战自我。”研学夏令营学生郭天凤说。

研学夏令营的参与者多是未成年人,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心的首要问题,对此,在整个研学旅程中,基地安排了多位教练全程对学生们进行技术指导、安全监督,让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和收获。

“在几天行程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在基地完成消防墙、模拟岩壁、龙虎卫及多功能训练塔等基础训练,随后前往野外,进行野外徒步、洞穴探险、岩壁攀爬。我们会全程跟随着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安全监督,让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教练舒龙进说。

拓路士绳攀基地自2018年落户红花岗区以来,将专业绳攀训练、地理探索与极限运动融入特色旅游文化之中,积极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设计贴合学生心理特征和知识广度的研学课程,开发设计了绳索课堂、高空体验、急救课堂、户外生存、定向越野、地质科普、自然科学、文明礼仪等8类研学课程,同时结合暑期特点,融入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推出以绳索运动为主题的暑期研学夏令营活动,受到省内外研学机构和学生们的欢迎。

拓路士绳攀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暑期以来,基地开展了绳索运动主题夏令营,融合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体验绳索运动的同时,也能传承红色基因,了解传统文化。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拓路士绳攀基地共接待前来参与体验绳索运动、研学实践活动、研学夏令营的学生和游客约8000人次,已成为基地深入推进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基地还将加强和省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对接,不断优化拓展项目,吸引更多人来参观体验,更好推广绳索运动。

其实,拓路士绳攀基地的研学活动只是这个假期遵义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人文遗址、丹霞地貌奇观和秀美的山水自然风光等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为孩子们打造不一样的室外“课堂”,让研学旅游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一个缩影。

遵义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双遗城市之一。自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试验区以来,遵义市围绕立德树人,聚焦学生成长,深挖文化特色,开发研学课程,设计研学线路,让孩子们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自然资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沿着先辈们的足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今年暑假,遵义开发了红色、绿色、金色三色研学课程共12条研学精品线路供市内外广大学子选择。

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为课程主线的红色主题研学精品线路,通过参观讲解、实景演出、故事讲述、缅怀先烈等方式,让学子们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在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溶洞为代表的绿色生态研学基地,让学子们探索自然生态奥秘,培养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酱酒文化、茶文化、仡佬族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等优秀地方文化的金色主题研学中,让学子们探寻遵义优秀地方文化精髓,通过实地观摩、实践制作、毅力磨炼等方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争做优秀地方文化传承者、民族自豪奋进者。

遵义还将充分挖掘文旅底蕴,基于文旅资源打磨创新研学产品,推动文旅资源与学生研学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让研学游已成为遵义旅游的又一靓丽品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黄霞

三审 唐正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