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如何教育引导让孩子实现蜕变呢?
【资料图】
叛逆期教育,向来是常谈常新的话题,每当一个家庭的孩子进入叛逆期,家中的父母长辈便如临大敌,一改往日的相处模式,开始小心翼翼对待孩子。
但越是小心翼翼,越是紧张,孩子越是变本加厉,以自我为中心,慢慢的不把父母长辈放在眼里。反之有些家长“收紧政策”,动辄对孩子责骂否定,试图用树立威严,上级管理下级的方式让孩子懂事听话,只是如此更能激发逆反情绪。
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需要明白,当孩子进入叛逆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鲜明的时候,他们已经处于家长“鞭长莫及”的失控状态。
所谓失控,即不听话、不服从,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且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表现欲,会依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非听从父母。
这种失控状态会引发家长的焦虑、不安情绪,随着孩子的行为失控,我们的情绪也随之失控,进而掌控欲越来越强,越来越缺乏边界感,我们需要通过孩子的“服从”来证明自己的权威没有被动摇,证明自己的付出是有效果的。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面对控制,孩子只会越来越逆反或者越来越疏离。
我们需要减少控制欲,划清边界感,很多事情很多细节,让孩子自己做主。去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在困难中获得自我思考和成长的机会,让他去思考想要怎样的未来,而不是我们能够给予他怎样的未来。
再者要提升自我,很多家长尤其是母亲,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放弃工作成为全职母亲,一心一意扑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会有情绪。
虽说有情绪很正常,但我们也要明白,放弃工作便意味着放弃成长,放弃成长,自我价值会被逐渐淡化,孩子会认为我们的付出是理所应当,丈夫会认为我们操持好家庭再正常不过。我们天生就应如此吗?
育人先育己,我们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只有当我们更加优秀的时候,孩子才会更好;只有我们为了自己事业奋斗,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才更容易树立起信服感,不需要过度的付出,以身作则就是很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