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沈阳2023年经济“半年报”出炉了,上半年沈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5.8亿元,同比增长6.6%,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
继续跑赢全国、全省,看看这“傲娇”的数据,感觉沈阳又行了。
那么作为一个楼市账号,我们肯定得关注一下沈阳房地产开发的数据表现如何了?
【资料图】
果然不出意料,数据很“理想”!
一点开这份报告,眼睛里就两个字“增长”,从头看到尾,汽车制造业增长、批发零售业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餐饮业增长……
各种增长下,到了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下降26%,好家伙,扎心了。
合计着就房地产给沈阳上半年GDP“拖后腿”了。
其实回顾上半年的沈阳楼市,就出台的相关政策而言,有利率的下调、有商转公的落实、有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下降、有各区房交会的补贴、有二手房的“带押过户”等等,政策的宽松程度可谓是肉眼可见的在加大。
就各家房企的营销方式而言,将过往花哨浮夸的宣传手段弃之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朴实无华的展现产品特色,突出精装细节,保证交付质量……
然而,面对密集出台的政策以及开发商的奋力宣发,楼市的疲态依旧,显然买账的购房者也不多。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沈阳商品住宅备案总面积约为301万方,同比下降约13.3%。半年销量301万方可谓是创下了历史新低。
当然,这样的楼市行情也并非沈阳个例,近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7月新房成交同比或缩水4成,全国50个城市中,有42个城市交易行情有环比下降态势,即8成城市交易量不如6月份,这说明市场降温具有普遍性,很多城市都遇到了楼市交易持续疲软的问题。
楼市的冷风还没吹够吗?
现在大家都知道各大城市的楼市普遍冷,但是这个冷风到底要吹到什么时候呢?
救市一直在说,房企却一直在崩,销量也一直在降……说到底楼市真的有在变好吗?
面对如此现状,其实有行业资深大佬表示:这个世界没有永恒,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周期性的,从商品房推行开始到现在25年,正好到了房地产投资周期的末尾阶段。
但就沈阳乃至整个东北房地产市场而言,还是以消费型为主,投资占比少,市场也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目前东北压力大的原因其实更在于人口、人才的外流,带走资源资本的同时,城市创新能力自然也会减弱。
所以面对当前楼市的冷风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的购房者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楼市的动荡期,维护好自身的利益,不想被卷入房地产这个金融漩涡中,就应该谨慎一点。
就比如说,现在会有一些首付分期、首付贷款这样的政策,想买房的人该不会真的要首付贷吧,这个房就非买不可吗,首付都交不起就先别买房了,何必冒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