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产业提容、混合利用、向海发展……深圳持续破解空间不足瓶颈,其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模式、技术、管理创新,日前获得自然资源部肯定。福田、罗湖、龙岗、盐田4个区,首批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据悉,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是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一项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以县市人民政府为创建主体,以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核心,以完善政策协同为抓手,分土地、矿产、海洋三项。首批示范期为2023至2025年。
福田区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杨少昆 摄)
(相关资料图)
土地类,主要从推动节约用地、减量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提升用地强度和效率等角度考量。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在五个方面先行示范,成效显著:
一是向天空要空间,统筹考虑提升建筑高度。福田区主动探索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开发利用,建成招商银行大厦、平安金融中心、中信大厦等超高层建筑100余栋,以更低的土地成本,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龙岗区积极探索高聚集度下立体化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高容积率下合理的空间布局,高质量发展下有竞争力的智慧厂房和可持续的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的利益平衡机制等核心问题,2023年将以宝龙科技城“龙东上井”为试点,打造“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供给”的产业空间。
二是向地下要空间,探索地下地上复合利用模式。罗湖区、福田区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建成东门、湖贝中心、连城新天地、车公庙丰盛町等地下商业空间示范,缓解地面空间用地紧张。罗湖区探索公共基础设施立体复合利用空间建设新模式、空间经营新模式,释放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价值,在莲塘长岭村建成全省首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
深圳“20+8”产业“工业上楼”招商大会签约仪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三是向存量要空间,促进产业空间提容增效。深圳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二十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大力实施“工业上楼”“提容增效”等,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空间。仅福田区华润九新项目,提高容积率提升,释放出2.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按全市约88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符合“提容增效”初步测算,全市可增加1.6亿平方米产业空间。而“工业上楼”项目,将连续5年、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其中2023年新增2000万平方米“空中厂房”,夯实深圳制造业“底盘”。罗湖区在城市更新中,形成政府指导、市场主导存量用地单元的全流程运作并谋求多方共赢的局面,有效推进土地再开发利用。
四是引导联合竞买,全面推动产业升级。罗湖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多家企业对土地进行联合投标或竞买,节省企业用地成本,形成上下游产业聚集效应。
五是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二、三产业用地综合开发和混合利用。龙岗区2022年挂牌出让的宝龙科技城项目宗地,作为二、三产业综合开发和混合利用的创新案例,促进片区内不同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组团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龙岗区宝龙科技城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项目(效果图,龙岗区政府在线)。
海洋类,主要从降低海域海岛资源消耗、提升单位面积用海用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挖掘低效海域海岛资源再利用潜力,优化海域海岛利用结构和布局等角度考量。盐田区积极向海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海洋城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全力助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盐田区立足“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贸易中心”定位,全力创建全域国际海洋城。坚持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高地、海洋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区;坚持开放交融、合作共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国际海洋文化交流合作先锋地;坚持双碳引领、三生融合,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先锋区。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盐田全域国际海洋城空间规划纲要》引领,推动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空间和环境整体发展,深度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突出开放性与国际化;推动建设港产城融合示范者、科研海湾整合者、深港海洋合作探索者和海洋意识建构先行者,重点发展4个海洋产业、打造“1+3+2”海洋服务基地、完善5项蓝色基础设施、营造海洋文化新空间体系。
三是推进海洋重大项目实施落地。推进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打造智慧港口示范工程;推进绿色航运基金落地,为航运产业向绿色、智慧发展提供资金、资源支持;推进海洋资源交易中心落地,构建国家级海洋资源交易平台等。
盐田区立足“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贸易中心”定位。(图源:深视新闻)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深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2023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高标准实施“国土空间高质量治理年”十大任务,以标准为基础、指标为依据、创新为动力、示范为导向,引导全市转型绿色发展,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