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把脉问诊,开对“方子”定好盘。聚焦村情实际和农作物低产难销的难题,村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本村土地经济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为村级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村党支部整合全村193.5亩土地资源,领办“庆隆蔬菜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的建章立制、产业选择等环节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并以“适宜本村土地条件”为原则对种植品种进行严格把关,引进红育2号、德新4号等小西瓜香瓜品种,复种茄子、秋豆角、秋白菜等经济作物,确保大棚四季增收。
凝心聚力,搭好“台子”助发展。在优体系、建基地、强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推进标准化、现代化种植,踏上乡村振兴“快车道”。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积极吸纳党员、种植大户入股合作社参与经营,建立统一流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三统一”体系机制,形成村集体提供地源、合作社成员打造基地、农户劳动创收的发展模式,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和带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蔬菜产业基地,发动村内党员干部利用2天时间走遍村内土地为基地选址,建设期间严把质量关,用时7个月建成温室大棚30栋、塑料大棚66栋,并迅速投产达效,为全市打造出了一个可常态化稳定供应蔬菜的“菜园子”。村党支部书记主动邀请省农科院农业专家入村讲解种植技术要点,积极与市、镇农业中心对接,引进优良品种。并组建3支党员宣讲队为村民讲解增产优产窍门,分批次组织种植能手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每个种植户都有一个技术能人,有效推动村内作物增产提质。
锚定目标,迈开“步子”增效益。村党支部积极鼓励村民入股,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并不断探索增收新途径,成功实现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坚持把辐射带动群众增收作为第一要务,鼓励农户采取以冷暖大棚、农用设备等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入股社员可获得“保底+分红”收益,目前合作社成员已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25人,合作社成员人均年收益达4万元。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村党支部在蔬菜基地设置务工岗位,招募本村村民入社务工,先后带动7名村民利用闲散时间灵活就业,帮助务工群众年增收近3000元,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度提升。村党支部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开发蔬菜基地果蔬采摘项目,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试接待观光采摘游客千余人次,自蔬菜基地建成以来共创收255万元,村集体年分红20余万元,成功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共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