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嘉祥县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融合应用,推动大豆种业转型升级,赋能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大豆陆续进入初花期,在嘉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场,工人通过田间40多台监测设备,就可及时进行施肥和病虫害管理。在地上,行架式高效水肥一体化设备来回行走,500亩地只需50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作业;在空中,无人机大显神通,仅需10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喷药作业。智能化装备不仅提升了大豆种植管理水平,也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无人农场的智慧化,我们从播种到植保,到灌溉,总体成本能节省200块钱每亩。”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振亚说。
为种业企业和农户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园区数据中心还对国内大豆的种植面积、品种、价格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为种业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嘉祥园区)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莉说:“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企业的种子销售到哪里,种业企业在销售的时候赋码,一袋一码,通过二维码可以追溯到种子是哪家企业生产的,保障用户的权益,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可以查找到源头。”
目前,嘉祥县培育打造规模以上大豆种业企业24家,与60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大豆品种达104个。2022年,嘉祥县培育的“郓豆1号”大豆新品种刷新了山东夏大豆高产纪录。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郭瑞介绍说,在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实打验收中,“郓豆1号”取得了亩产358.73公斤的成绩,省内第一名,全国排第二名。
作为全国优质专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级制种大县,嘉祥县常年大豆良种繁育面积达18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制种45万亩,年繁制种量约2.4亿斤,良种畅销安徽、河南、江苏等10多个省份。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主任科员胡宝军介绍说,嘉祥县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和“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加快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应用。组装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精准管控高产技术模式,强力推进嘉祥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