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蔚

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6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推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转常规,并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补齐短板。业内人士认为,《规定》出台意味着基金投顾业务将从试点转为常规,基金投顾牌照扩容有望。业内人士同时呼吁,未来可引入各类型机构参与投顾市场,更好满足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

试点三年半规模超千亿元


(相关资料图)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于2019年10月启动,在历经三年零八个月的运行后,终于有望正式转为常规业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又一里程碑事件。

数据显示,自试点启动至2023年3月底,共60家机构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其中包括25家基金公司及子公司、29家券商、3家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3家银行。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达1464亿元,客户总数524万户,对应户均资产2.8万元,1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4%。

中信建投非银团队认为,基金投顾业务已达到试点预期目的,推动投顾回归服务本源的监管环境已然形成,服务协议标准化、基金组合策略说明书、基金备选库管理、客户服务制度等投顾体系已基本具备转常规的条件。

汉坤律师事务所律师毛慧表示,《规定》的制定是我国深化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推动财富管理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基金投顾由试点转为常规,未来的资本市场将更加注重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基金投顾业务的专业性、规范性以及服务质量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投顾业务适用场景和范围待扩展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后,有望进一步打开业务空间、优化客群结构。与此同时,基金投顾牌照和投顾业务适用场景仍有进一步扩容的空间。

“目前基金投顾业务的适用场景和适用资管产品范围仍相对较窄,未来仍有进一步扩容的可能。”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认为:一是未来可考虑将个人养老金业务纳入基金投顾服务场景;二是扩容投顾产品,在理财、信托、存款、保险等多种居民投资产品中运用投顾业务。监管部门可在条件成熟时尽早考虑相关扩容,推动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张帅帅看来,投顾业务的发展需要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一方面,展业初期对可投产品与集中度进行限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但长期来看仍需逐步纳入更丰富的产品品类、更自由的组合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投顾机构大类资产配置价值;另一方面,需引入各类型机构参与投顾市场。

此前,基金投顾的试点机构主要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与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兴业研究宏观团队建议,监管部门未来可考虑向银行和第三方专业投资咨询机构授予基金投顾资格,从而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更好地满足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