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涨幅符合市场预期,环比下降0.2%。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8%。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略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1.1%。


(资料图片)

5月蔬菜价格降幅收窄,推动CPI小幅回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5月份,消费需求继续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澎湃新闻表示,5月CPI继续处于明显的低通胀状态,背后是在市场供给充分的同时,消费修复力度整体较为温和。这意味着当前具备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的条件。

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食用油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5.6%、3.6%和3.4%,涨幅均有回落;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4%转为下降3.2%;鲜菜价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11.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9%,其中飞机票、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14.7%、8.0%和5.1%,涨幅均有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7%,其中汽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11.3%、5.1%和3.3%。

从环比看,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虾蟹类、鲜菜、猪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5%、3.4%、2.0%、1.6%和0.3%,占CPI总降幅六成多。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非食品中,假期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下降7.2%;演唱会等演出活动增加,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0.8%。

王青表示,5月CPI同比小幅回升,主要原因是受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蔬菜价格降幅显著收窄,带动食品CPI涨幅扩大,而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整体走势平稳。

食品价格方面,5月蔬菜价格的同比降幅显著收窄。王青表示,当月受供应量增加带动,蔬菜价格下行,不过去年4月疫情高峰后,5月蔬菜价格大幅回落,低基数推动今年5月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这抵消了当月猪肉价格同比由正转负带来的影响,带动食品CPI同比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这是推高5月CPI同比的主要原因。

非食品价格方面,王青表示,尽管当月受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行,同比降幅扩大,但随着国内服务消费修复较快,服务价格水平总体上行,加之汽车价格战影响逐步减弱,5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5月CPI同比继续处在1%以下的低通胀状态。首先是此前疫情期间宏观政策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货币因素不支持物价高涨;另外,疫情期间这个产能未受到明显冲击,现阶段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最后,当前仍处于经济恢复初期,居民消费信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王青说道。

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承压,5月PPI不及预期

董莉娟表示,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加之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PPI环比、同比均继续下降。

从同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均有扩大;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王青表示,5月PPI表现不及预期,源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景下,原油、铜等国际定价大宗商品价格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承压运行的局面。

从油价来看,王青表示,尽管3月末OPEC+宣布减产计划,但因海外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加之亚洲炼厂季节性检修,需求端疲软对油价的影响占据上风, 5月原油价格整体走跌,预计6月初宣布的新一轮减产计划仍不会取得明显效果。

王青还表示,伴随国内钢铁、煤炭产能持续释放,特别是近期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5月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延续边际下行态势。其中,由于供给持续宽松,5月煤炭价格全面下跌;5月钢铁行业PPI跌幅较上月明显走阔,除因供给端压力外,也因当前消费需求整体偏缓,房地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中的建筑安装分项)持续处于同比下跌状态,导致工业品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从结构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澎湃新闻表示,5月上游原材料和部分中游加工价格下降明显,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生产成本压力,这得益于全球商品价格回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

“5月下游生活资料PPI环比再度转跌,同比涨幅较上月放缓0.5个百分点至-0.1%。在上游价格下跌,终端消费仅现修复而非报复性反弹且商品供给充足背景下,无论是从成本端还是从供需角度看,下游商品涨价动力均不足。这也与当月核心CPI涨幅继续低位徘徊相印证。”王青说道。

低通胀会持续多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中国物价形势整体偏弱,出现“类通缩”特征,主要源于外部通胀压力持续下行、食品价格在周期性上表现偏弱、核心CPI中消费品和服务品出现分化等因素。

温彬表示,未来短期内中国“类通缩”的状态可能仍将持续2-4个月(不排除出现极短期的CPI为负现象)。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回落,猪肉产能去化较缓,短期难以看到明显反弹。耐用消费品仍将保持弱势,拖累核心CPI的回暖。未来几月对应去年基数仍然偏高,会压低CPI同比增速。

CPI方面,王青表示,预计6月CPI同比涨幅将小幅回升至0.4%左右,但仍会处于1%以下的低通胀状态。这意味着短期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促消费方面都有较大空间,这包括适当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以及加大对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根本上说,还是要保持经济较快修复势头,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另外,政策面接下来要着力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这既能直接推动涉房消费,也会直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王青说道。

PPI方面,王青表示,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预期减弱影响,煤炭、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料继续偏弱运行。国内方面,6月以来,煤炭价格继续走弱,同时消费修复较缓、房地产建安投资依然低迷仍将拖累国内工业品和下游商品价格上行空间。

周茂华表示,预计国内宏观政策继续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整体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货币政策延续稳健略偏松格局,结构性工具为主,降准或定向降准优先于降息选项。同时,宏观政策需要突出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支持,提升政策质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