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6月7日讯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有序推进房地产“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重点是保障购房者的权益、维护社会民生和促进市场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

此前,河南龙头房企建业集团与河南铁建投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随着国资入股,开起了市场化化解地产风险的一次积极探索。无独有偶,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25日,陕建集团与金科股份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重庆市政府表示大力支持。这一举动展示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视,并强调了支持企业的态度。

近期,政府纾困房企政策可以说正在逐步落地。而优质企业积极与政府、各类金融机构等进行深入交流沟通。据悉,德信携手地方AMC浙商资产,为项目德清时代云起获得了6.03亿纾困资金支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纾困政策不断加码

中国房地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5月,房地产销售未能延续一季度的超预期修复,其中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4853.6亿元,环比降低14.3%,是近年来环比4月首度下滑,市场信心仍处低位。

整体成交的低迷导致“自我造血”能力减弱,加上融资仍未现全面回暖,多数房地产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动性压力。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5月31日,共有89家房地产企业、511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接近2400亿元。其中不乏一些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企业。

由于房地产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密集发声,释放出积极信号。

不管是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推出的“金融16条”,还是停摆多年的房企股权融资重新开闸,又或者是住房租赁“金融17条”及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等,都可以看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力度空前。其中“金融16条”明确提出要给予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等。

优质房企受青睐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优质房地产企业融资端不断传出好消息。比如逾百家房企获得总额度超过数万亿的银行授信、多家房企抛出了中票发行成功,还有超过30家房企抛出了定向增发计划,所募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收购资产等。

还有一部分优质企业积极与政府、各类金融机构等进行深入交流沟通,获得了一定额度纾困基金的支持,比如德信中国、金科、建业地产等。

以德信为例。早在2022年6月,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与浙商资产签订协议,初步成立了100亿规模的“并购重组专项资金”,用于房地产企业的解危纾困。据说近期,德信携手地方AMC浙商资产,让协议签订后的首个合作项目——德清时代云起获得了6.03亿纾困资金支持。

浙商资产作为浙江省头部的AMC,其天然使命是“化解区域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业内人士称,在不断分化的市场中,浙商资产之所以选中德信进行合作,与其在当下危机环境下中不懈努力不无关系。自去年以来,德信中国对其唯一一笔境外债务的主动管理,并与投资者的积极沟通,重组方案获得债权人通过。有分析称,这体现出了市场对公司的信任,投资者对德信中国中长期发展的坚定看好。

与此同时,德信中国也在积极进行加速销售去化,今年前四个月,德信中国累计合约销售金额95.6亿元,销售面积约52.7万平方米,进一步保证了“内生现金流”;而在“保交付”方面,德信中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其中2022年总计交付2.22万余套,100%如约交付。业内人士称,德信中国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客户口碑,目前长三角土储占比超过75%,可售资源优质。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好转,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经营韧性得到有效提升。

多家机构预期“乐观”

尽管当前市场调整压力依然较大,但多数机构对于房地产行业后续的走向,仍然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其中穆迪在5月15日的研报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并在5月30日的报告指出,随着房地产行业趋稳,国企开发商和实力较强的民营开发商将获益更大。预计未来12-18个月这些开发商将实现较好的销售业绩、较强劲的财务状况和较顺畅的融资渠道。

标普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开发商销售状况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由于住房交付仍需时日,所以开发商的盈利水平和杠杆率或将在2024年之后才能受益于销售的改善。

而在国内研究机构的出具的研报中,多数认为“政策正在形成合力,销售正走向触底回升”,并称“未来市场进一步分化”。而那些核心土储充裕、品牌美誉度高、信用优势显著的房企有望迎来更长远的发展,德信中国就是这样的存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