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对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而言,他们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他们聚焦当下,也着眼于未来。

在海尔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平台上,也有这样一批科技工作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跨出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汗水与耕耘,产出的每一个成果,都充满了生机与思索,总是用最平凡的方式创造不一样的未来,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工作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执着,所以创新

提到科技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对前沿技术的不懈探索。熟悉董庆坤的人都说,他身上有着一股对技术执着的钻研劲儿,而对此,董庆坤倒觉得这属于“稀松平常”。

“科研工作本来就需要阅读相关文献,查阅大量数据,甚至为了提取一种抗体,不知不觉就在实验室里干到了深夜,感觉特别平常。”董庆坤说的随意,但他对科研工作的那份热爱和执着却让旁人瞧得明白。

执着的人,自然容易“执着”出成果。董庆坤与他的团队研究出的显色微生物培养基,让原本由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细胞颜色清晰可见,在实际使用中使临床检测时长缩短了两到三天,实现生物试剂产业端的国产化。

董庆坤的执着不只体现在科研技术方面,对研发场景的优化改善,他同样放在心上。之前在剑桥和中科院工作,让董庆坤积累了多年的科研经验,也让他在实践中,产生了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改造的灵感。“我一直觉得实验室环境可以优化,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率方面,都可以得到改善,这件事几乎成了一种念想。”董庆坤笑着说道,如今他的这份念想终于得到了实现。

董庆坤与项目团队从自身实验经历出发,搭建了集智慧物联、实验室智慧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实验室平台。与传统实验室相比,海尔生物医疗智慧实验室实现了及时化、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安全管理。智慧实验室的落地,让董庆坤长舒一口气,这不仅是因为项目的落地,更多是在于为一线奋战的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不断提升优质的工作环境和资源支持,体现了公司对于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与尊重,让我能更集中精力搞科研项目。”董庆坤说,公司所营造出的尊重科技、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他感到亲切,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工作,他也有信心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使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迈上新的高度。

奔于一线,创造价值

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场所不仅在实验室内,其实也在医院等一线。或者说,科研工作不仅是个脑力活,也算的上是一个体力活。

来自盈康一生医疗器械的李丰磊对此感受颇深:“想要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只在实验室里闷头干肯定不行,一定要走到用户的身边,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李丰磊的眼中,医疗器械最终是要服务于患者,尤其是对于药物输注场景,输送的液体往往关系到患者生命的维系。正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他便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奔走在各大医院之间,和每天与设备为伴的临床医生们深入交流,一个劲儿地观察患者们的使用体验情况。

“将营养泵产品推向市场后,我们积极收集患者和医院的产品建议并据此进一步深度打磨产品。”李丰磊觉得自己已经快要练出一双金睛火眼,患者但凡在体验中有一点不适,他都能迅速捕捉到。

身边有人劝李丰磊别太和自己较真儿,可在他那就认一个“死理”:贴合临床诊疗实际需求,形成产品走向市场,是科研创新转化的必经之路。

“营养液喂养不够精准?我们就收集了市面上大部分营养液参数,将校准精度偏差缩小至5%;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堵管?我们相应增设了冲洗功能,使药物输注更加舒适;营养液从冰箱拿出后温度过低,容易造成吸收不良?我们迭代后的产品能自动加温,让营养液温度与人体温度持平。”提到在药物输注场景的每一点细微而关键的创新,李丰磊的脸上便露出非常自豪的笑容。

“好的医疗器械不应该只注重研发技术,还要将用户体验放在首要位置,那么用户体验从哪来?当然得去医院这些一线找啊!”身为研发者,李丰磊总是把“一线”挂在嘴边,也享受着这种奔波在一线的感觉。

正是有一批批像李丰磊这样的科研人,奔走于实验室与“一线”之间,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研发和迭代产品,使得盈康一生在医疗器械一直充满创新能力,提供满足客户需求、有价值的产品。

聚焦需求 实现突破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忍受孤独的职业,毕竟一项成果的诞生可能要经历几百甚至几千个日夜。孙瑜的创新过程,可算不上苦闷,反而有些乐在其中的意味。

“我们的科技创新,就是让医疗服务更贴近民生,当看到患者们的需求被满足时,再辛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孙瑜将自己的满足感称作“互相成就”。其实说的更直白些,就是围着患者转,患者满意了,他就满足了。

孙瑜参与过许多技术的研发工作,每一项技术方案的落地都是从细微入手。“有时候,进医院看到了人挤人的长队,我就在想怎么利用新技术优化就诊流程。”

孙瑜认为技术方案赋能医疗服务的过程就像是医生诊断时的对症下药。这不仅要求科研工作者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同时也要了解医疗工作的专业性,了解患者现存的痛点。

对于孙瑜来说,敏锐地发觉到医院现有服务模式存在的痛点,已成为了工作中的条件反射,这点在盈康数智人的项目中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起初,医院只有搭建智慧医院可视化的需求,但实际对接后,我们发现例如远程问诊、安防预警等,这些更具价值的潜在需求。因此我们团队研发了盈康数智人,涵盖可视化问诊、健康监测、评估诊断三大服务,为用户提供智慧家庭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对于每一项技术与服务,孙瑜总能侃侃而谈。

不仅如此,基于盈康数智人研发的未来病房项目已在盈康一生旗下上海永慈康复医院落地,通过将医疗服务和物联网设备连接,迭代出更多创新性场景,实现了医疗与生活场景的融合。

孙瑜说,通过深挖用户需求,盈康数智人样板的落地,不仅实现了数字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结合,也让自己在项目中寻到了成就感,在创造用户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是平凡的,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受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也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助推行业发展,突破技术壁垒,不断超越自我。

在盈康一生的生态平台上,无数科技工作者把各个学科前沿、先进的技术汇集到服务于人民健康上。他们向着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也践行盈康一生“天下人一生盈康”的美好愿景。

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们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向每一次平凡的伟大致敬。

(以上图片由盈康生命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