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102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将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其中60名系新任委员。2月26日,新任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启程赴京,他们都关心哪些话题?


(资料图片)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三级医疗体系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未来的医疗工作或者人民健康保障工作中,应该继续延续,不能因为疫情过了,老百姓又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大家都到三级医院挤得人满为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说。

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今年的提案将聚焦三级医疗体系建设。张伟滨表示,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不是很鲜明,基层社区医院或二级医疗机构被弱化,表现在老百姓不大愿意去看病。他希望三级医疗体系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让老百姓更明确看什么病到什么医院,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要互相挤兑,互相抢病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主要关心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制度改革和平台经济。

“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有些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宅基地闲置,如何通过相应的制度改革,使得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和配置,同时能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陆铭委员表示,农村土地制度亟须改革。

关于平台经济,陆铭表示,它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创造就业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重视其发展的同时,要避免认识误区,不能只注重线上平台而忽略线下空间。

“线上平台经济所提供的服务,是高度依赖于线下经济的品质和多样性的。”陆铭指出,在后疫情时期,整个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从城市建设者角度来讲,不能忽视线下经济的空间打造,特别要增强它的多样性和品质。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更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一方面促进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形成稳定的就业群体;另一方面在生活和生产的空间方面能有所改善,比如多提供休憩场所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将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交提案。他表示,我国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产出在量和质上都有跨越,专利的保有率也很高;但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有效专利实施率较低,在14%左右。

“通过分析发现,转化率低不在于专利的技术含量不够,也不是前景不行,而是大学或研究院所产生的新技术,技术成熟度没办法直接产业化,中间需要培育过程,把技术成熟度尽可能从0级到1级,再发展到8级、9级。这个过程需要相应的项目支持、人员训练,从而真正把科技变成生产力。”司徒国海委员呼吁,加强从1到10阶段的项目支持,让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产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廖昌永的提案将聚焦于人民城市建设和美育教育。他介绍,提案将围绕校园开放如何服务公众,比如校园展览、演出等文艺资源怎样惠及市民。目前,上海音乐学院校区提升工程项目一期已竣工开放,部分围墙拆除与街区直接相连;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美育教育一直是廖昌永关注的重点。“在招生工作中如何发掘更全面的音乐人才,学校如何培养更多让人民放心满意的艺术家”,他将带着这些思考赴京履职。

消费是民建上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汪胜洋关注的重点。他表示:“国内部分消费疲软,部分消费增长强劲,后者主要是高端消费,那么高端消费在国内还有潜力。上海也有很多好的高端产品,如何一步步把它们打造成网红产品、打造成爆款对拉动消费非常有意义。”

对于刺激消费,汪胜洋还提出一些想法,“提升消费者信心,先要解决后顾之忧”,比如稳就业、提升医疗保障、提升最低工资等,这些需要持续推进;除了多地推出的消费补贴,海南的购物退税政策能否扩大到上海,比如去海南后没在当地买东西,回上海后仍可以在网上买货退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