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民航市场呈现出快速复苏态势。2月16日,在民航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快速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同时,随着“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实施,以及民航局取消“五个一”和“一国一策”国际客运航班调控措施,国际航班运力也在持续复苏,目前中国已经恢复与近60个国家的国际客运航班。总体来看,民航业正在持续回暖。
1月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1月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吴世杰表述,1月,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84.1万小时,环比增长75.2%,同比增长11%。旅客运输量方面,民航旅客运输规模迅速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从恢复程度看,1月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4.5%。
(资料图片)
随着航空运力的逐步恢复,今年春运期间的客运数据十分亮眼。据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介绍,春运40天,民航运输旅客552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8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运增长39%,恢复至疫情前的76%。此外,春运期间保障航班同比增长15%,恢复比例超过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从热门航线看,春运期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成都等城市间航线需求旺盛,北京-三亚、广州-上海、深圳-成都等15个客运量排名靠前的航段客座率超过85%。
恢复与58个国家间客运航班
国内航空运力有序恢复的同时,国际航空市场也在持续复苏。
商可佳介绍,自“乙类乙管”实施以来,从2月6日-12日实际执行的航班情况来看,中国已经恢复与58个国家间的客运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执行795班,比“乙类乙管”政策发布前一周增长65%。
从通航国家来看,中国与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6个亚太地区国家间的航班量共增加226班,超过增班总量的70%。通航城市、通航国家和执飞航空公司数量分别恢复到疫情前的25%、64%和80%。
同时,多家航司也相继发布了新的国际航线恢复、新开计划。截至2月14日,海航北京-特拉维夫、广州-普吉、深圳-金边、北京-圣彼得堡、海口-曼谷等航线即将开始运营;东航也在持续推进国际航空市场恢复,截至2月6日,东航及旗下公司共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2条,每周达302班。预计到2月28日,东航国际及地区航班将恢复到60条,每周达到410班。
大兴机场发布消息称,近期将迎来新一批国际及地区航线恢复。俄罗斯航空初期计划北京大兴至莫斯科航线每周3班往返,后续根据市场情况增班加密。此外,3月26日夏航季换季前,大兴机场还将陆续开通由南航执飞的北京大兴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东航执飞的北京大兴至香港等新航线。
对于新航季国际航线的预计恢复情况,商可佳表示,换季后,随着国际公商务人员往来和旅游、留学等市场的逐步恢复,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运力调整也将逐步到位,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航司业绩有望回暖
2022年,航空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多家航司的业绩也出现了严重亏损。
日前,国、东、南三大航相继发布业绩预报。2022年,三大航的预计净利润亏损均在300亿元以上,总计预亏超过1000亿元。其中,国航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370亿-395亿元;东航预计净亏损为360亿-390亿元;南航预计净亏损为303亿-332亿元。
对于业绩预计亏损的原因,从三大航发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受新冠疫情影响,民航运力陷入低谷。
不过,自2023年1月以来,三大航的客运运力有了明显回升。1月国航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38.4%,环比上升96.1%;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57.9%,环比上升129.6%。东航1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17.21%,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42.7%。南航1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25.41%,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44.62%。对比去年12月数据可以发现,1月三大航客运运力投入与旅客周转量均从同比下降变为了回升。
民航业内人士李瀚明谈道:“目前民航市场正在稳步复苏的态势之中,随着航空运力的恢复,今年航司业绩有望回暖。不过,受票价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完全扭亏还需要一短时间。”
【相关新闻】
3.48亿人次!2023年铁路春运收官
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收官。2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日均发送87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5.5%。其中,深圳、广州、成都等“抢工忙”的城市成为今年的热门出发地与目的地。
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期间全国铁路呈现客货两旺态势。从客流上看,据国铁集团消息,40天的时间里,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同比增加9473万人次、增长37.4%,日均发送87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85.5%。其中,有11天单日旅客发送量超千万,铁路客流实现大幅回升。
在货物运输方面,春运期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4.15亿吨,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在国际货物列车方面,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02列、发送1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2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7.41万标箱,同比增长3.7%;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2.5万吨,同比增长282%。
从旅客列车数量上看,春运40天,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410列,比2019年同期增长6.8%,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10700列,较2019年春运同期增长14%;共开行夜间高铁列车2990列,较2019年春运同期增加845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列车里面包含不少“抢工专列”。据悉,截至2月10日,宁波为“抢人”包专列6趟;节后至2月5日,四川已包列31趟;此外,据广东省人社厅介绍,春运期间,全省人社部门计划节后直接组织返岗专列14趟。
“我认为这一结果符合预期,甚至超过预期。”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3年铁路春运成绩表明铁路运输的复苏和恢复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客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从客流数据上看,虽然较2019年仍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疫情影响,这一结果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财经作家高承远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铁路交通与消费品不同,有对应的人口上限,不可能出现翻倍式的增长。“虽然交通需求在恢复,但全面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水平,还需要时间。”
“旅客发送量仅是一个参考值,更有说服力的是旅客周转量。随着这三年高铁通车里程持续延展,高铁网进一步加密,据估算2023年铁路春运旅客周转量应该在2019年90%以上,或持平。”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疫情三年多的影响,在防控新阶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在旅游方面,根据中国电信融合运营商、互联网和产业经济数据对于春节期间产业发展状态的分析,1月7日至2月5日,游客数量同比去年增长24.8%,全国4A以上景区接待量同比去年增长19.9%。“旅游市场欣欣向荣,是2022年以来恢复最好的假期。”分析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