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刘垠)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给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通过保护、恢复和管理森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可增加固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净碳汇能力,这种“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NCS)被认为是生态系统自然碳汇之外的额外潜力。但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实现“碳中和”的贡献尚未完全量化,NCS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未知。8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了题为“中国基于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生物物理和经济限制”的研究论文,评估了中国生态系统管理对固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论文通讯作者傅伯杰院士介绍,内蒙古、黑龙江、四川和云南通过生态系统管理增加固碳和减排效应最高。此外,在增加固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天然林管理和造林的贡献最大。而在未来几十年,湿地特别是泥炭地管理将是重要的增汇路径。

“在深度减排的情景中,技术的减排潜力不断收窄,减排成本不断上升。加强‘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将对我国强化国家自主贡献、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傅伯杰表示,未来生态系统最大碳汇潜力的发挥依赖于对大面积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的多路径管理,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全国土地整体规划提供一个蓝本,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从整体上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