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刻认识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这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增强我国制造业活力、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指明了方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比重。我国制造业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还有助于激活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夯实就业基础,保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不过,存在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我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但产业链条里某个环节若出现问题,可导致整条制造业产业链停摆。对此,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实现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而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的助力会起到重要作用。其通过支持制造业企业,可对产业链起到整体的带动作用,发挥横向纵向产业链的联动关系,以点带面,促进社会生产。

进一步而言,银行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落脚点,还是在于信贷的渠道。通过信贷渠道,可以对高技术制造业等提供重点支持,通过中长期贷款鼓励企业大力开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对于信贷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从抵押物着手,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可抵押物品,包括供应链金融中的存货和应收票据等抵押物,增加制造业企业的信贷额度。另一方面,可直接提高对制造业的授信额度,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可贷资金。

可见,银行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借助多样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实现场景化、嵌入式、全周期的全量服务模式。

其一,从服务程序而言,银行可以打破传统抵押物的限制,针对不同行业特色设定不同的抵押物规定,允许一部分非实体抵押物的存在,比如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等,激活闲置资源,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其二,从业务层面而言,银行可以将自身的业务与企业的供应链紧密结合,针对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包括提供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国际商业转贷款等多样化金融产品,将原本单向的信贷过程变为双向联动的金融服务过程,进而依托供应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适合、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其三,从支持行业和主体的层面而言,银行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突出差异化和针对性,推进结构性优化信贷。比如,应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为其提供中长期贷款,加大贷款规模。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都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中长期贷款有较低的资金成本和稳定的利息支出,有利于企业确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对科技型、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扶持,采取信用贷等方式,加大首贷投放力度,给予一定的利息优惠,支持中小企业长期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 盘和林)

推荐内容